夢溪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好繼續聊聊明朝後宮的。
今天不說張氏了,說說另一位奇女子,孫氏,噹噹噹!
孫氏是張氏的兒媳婦,也就是朱棣的孫媳婦。
孫氏的一生很傳奇,百度有很詳細的,不囉嗦,給不知道的朋友簡單概括一下:小孫是某地小官的女兒,因為很漂亮,小時候就進宮了,跟後來的宣宗皇帝青梅竹馬。她本來是被當作未來皇后來培養的,但是當時朱棣不知道哪根筋抽了,忽然就決定換孫媳婦,於是中途就選了胡氏為太孫妃,而小孫則變成了嬪。
一切傳奇故事要從宣宗登基之後開始,小孫當時是貴妃,她和胡皇后一樣,都沒有兒子,《明史》說她偷偷抱了宮人的兒子,假作自己的兒子,然後宣宗就很高興,而胡皇后因為無子就被廢了。
這完全是扯淡。
首先一個妃子忽然間就冒出一個兒子,朝夕相處的皇帝怎麼可能不知道,皇帝真要被瞞在鼓裡,那這個皇帝就是白痴了,更何況當時的太后還是上次八過的人生贏家張太后呢,一個連國家大事都有決定權的太后,能不知道自己的孫子是怎麼生出來的?
所以唯一的可能性是,小孫抱養宮人的兒子這件事情,皇帝是知道的,不僅知道,還參與了謀劃,順便搞定了老孃那邊,讓張太后也默許了這件事。
後來,宣宗就嗨皮地公開宣佈孫貴妃生了兒子,所以立為皇后。
這是真愛啊,能夠讓皇帝做到這個地步的,不是真愛是什麼?
成化皇帝都還沒有弄出個兒子假裝是萬貴妃生的呢!【萬貴妃:我冤啊!白白背了這麼多年的專寵黑鍋,我容易麼!】
當然,從頭到尾,那個莫名其妙因為無子就被廢的胡皇后也很倒黴,但兩人之間,總要有一個贏家,孫貴妃覺得自己跟皇帝才是從小認識的,胡氏才是中途插入的,胡氏也會覺得自己很無辜,身不由己。
這種事情很難分出對錯。
在關於孫氏的記載裡,《明史》基本都是負面的,什麼“yīn取宮人子為己子”啦,“妃偽辭”啦,雖然沒有直接說她不好,但字字句句都是意有所指,文人殺人不用刀啊。
有些人覺得《明史》是清朝人寫的,對明朝多有詆譭,不能當做參考史料。但我不這麼覺得,因為有一些基本事實是沒法改變的,而一個明辨是非的人可以從中找到一些具有參考性的東西。
比如說孫氏,雖然明史對她的評價不怎麼樣,但我們依然可以從中看到一個非常有個性的女人,而且我對她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