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樓桑武卒 (第1/3頁)
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芒種之後,樓桑村第一季的水田,便被宗人和附民們合力植完。
與植稻時遍地人手相比,後續的田間管理只需少數精通耕作的老農便可。大部分的青壯健婦復歸村中土木大建。
如此人吃馬嚼,加之釀酒,耗糧頗多。得虧劉備有先見之明,年前便託耿雍和崔鈞助他買糧。如今清溪水大,正好用船販運。可惜野林中有幾處淤塞,大船無法通行。
劉備這便帶人去上游疏通河道。
河中多朽木。良匠下水查探,言有一根古木沉於水中,橫欄河道。阻擋落入河中的枯木斷枝,久成淤塞。
自沉水中的古木?莫非是陰沉木。
陰沉木又稱古沉木。不變形、分量重、密度高且防蛀,可與紫檀相媲美。堪稱樹中之精、木中之魂。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名貴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貴及地位的象徵。為各代帝王建築宮殿和製作棺槨的首選之材。
好在這個時代,還沒有諸多的禁忌。
只需能把沉木打撈上岸,劉備便可自用。
如何打撈起這根粗長的古木,要借用一個新工具。定滑輪。
在兩岸搭建一個跨河橋架,橫木上置一滑輪,由善水者將麻繩拴在沉木一頭,兩岸牛馬人力,奮而拉拽出水。再徐徐拽上河岸。
蘇伯大喜。說此木可堪大用。
黃忠亦來討要一根枝杈,說要送往南陽使人造陰木良弓。
陰木弓又名烏木弓。世之良弓。
劉備自然滿口答應。
疏通完河道,崔氏能載一百石的商船,便可順流而下,直抵清溪渡口。
遼東田氏的鹽漬木,亦能隨船運來,省去不少時間。
劉備生在此時此地,方知北地過去也水網縱橫,河渠遍地。非但不缺水,竟要防水患。
見工具損耗甚多,劉備便找來三叔,打造鐵器。
三叔言,要起高爐。否則爐溫不夠,鐵錠難以煉化。
高爐煙不是很大嗎。黃敘剛能暢快呼吸幾日,又要整日閉氣?
再說,如此美麗的鄉村,豈能整日被黑煙籠罩。
黃忠言道,何不用水排。
原來,東漢初,南陽太守杜詩發明水排(水力鼓風爐),利用河水衝力轉動機械,使鼓風皮囊張縮,給爐加氧,提高爐溫。“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水排的發明,是冶煉技術上的一大進步。
這個滿滿驚喜的時代,怎能讓人不愛。
立刻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