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獅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條線列四、五名甚至五、六名騎兵。”
“批評者們說,正確的做法是——第一,拉開間距!第二,拉開間距!第三,拉開間距!”
“拉開同一線列相鄰騎兵的間距!拉開前後線列的間距!直到——嗯,直到敵人的一枚炮彈只能傷及我們的一名騎兵!”
“還有人說,要進一步拉長整個陣型的面寬——不必排成三條線列,排成兩條線列就好了!”
“在拉開左右間距的情況下,排成兩條線列,陣型的面寬可超過五百米——是標準陣型的面寬的三倍有多,而中國人的大炮再多,也是有數的,同時對如斯面寬進行打擊,必定手忙腳亂、顧此失彼。”
“聽到這個‘正確’的建議之後,我不由啞然失笑——照這樣說法,叫整個斯帕吉連排成一條線列不是更好?如是,‘陣型’的面寬可是超過一公里了呢!如是,不是更加叫中國人‘顧此失彼’了嗎?”
“這些說法,缺乏最基本的軍事常識——至少,不瞭解最基本的騎兵衝鋒的原則。”
“騎兵衝鋒——現代騎兵的衝鋒,有兩個最關鍵的要素,第一,密度;第二,陣型——密集而整齊的陣型。”
“兩個要素,缺一不可。”
“前者——只有足夠的密度,才能形成合力,才能產生足夠的衝擊力!騎兵衝鋒,絕非單個騎兵的簡單疊加!後者,前者之保證——只有保持陣型的密集和齊整,才能保證足夠的密度——亦即保證合力、保證衝擊力!”
“看看我們的騎兵的作戰‘流程’吧——”
“排成密集而整齊的線形陣列進行衝鋒,每條線列衝擊敵軍之後,並不像古代騎兵那樣陷入散亂的單兵混戰,而是強行頂著敵人的射擊或砍殺,以一條弧形的線路,快速撤離,重新結陣,再次整隊衝鋒。”
“如此反覆,直到敵人徹底崩潰。”
“事實上,這種始終依靠整齊劃一的力量、密切配合的集體衝擊方式,能夠輕易擊潰任何傳統模式的騎兵——包括中國人的騎兵。”
“我們之所以在八里橋取得了壓倒性勝利,火力佔據絕對優勢之外,騎兵亦居功甚偉——而我們的騎兵之所以能夠完勝中國人的騎兵,就是因為嚴格遵循了上述作戰原則。”
“當然,山陽戰役的騎兵衝鋒,並非騎兵之間的對決,可是,原則是一樣的,若真像批評者們說的那樣‘拉開間距——拉開到敵人的一枚炮彈只能傷及我們的一名騎兵的程度’——如是,就沒有陣型可言了!如是,‘線列’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