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事不妙 (第1/2頁)
愛吃麻油黃瓜的汪葭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著這熟悉而威猛的招降之聲,宇文化及的臉龐不禁勾勒出一絲冷笑。
“敢問何方英豪乃東突厥之頡利大可汗?既以言勸,何不來一展雄姿?”宇文化及朗聲笑道。
語畢,四周並未有人回應,唯有靜默如同寒風中的冰湖。
“呵呵呵,看來英勇絕倫的頡利大可汗,果真會對咱這兩員負傷之將生畏啊!”宇文化及仰天長笑,身邊的蘇定方同樣報以淡然一笑。
這位曾在隋朝末年的烽火歲月中拼殺的將領蘇定方,深知宇文化及此舉意何所指,這是以驕兵之計迫使頡利露面的計謀。
“兩位英雄莫非過謙?如此激將,對我可汗實無效驗。”此刻,一名身軀魁梧的突厥戰士步出人群,眼中隱有讚賞之色。
在無數敵兵的圍剿之中,兩人依舊臨危不懼,甚至能笑看風雲,這樣的氣概,執失思力未曾見過。
“敢問壯士是?”宇文化及抱拳問話,然而左臂舊傷口傳來的劇痛,使他咬緊了牙關。
“在下執失思力,突厥可汗麾下大將。”執失思力行了一箇中原禮儀。
宇文化及輕輕挑起眉梢,對於這執失思力的名號,他早已聽聞。昔年頡利與突利二可汗共襲大唐,逼李世民簽署渭水之盟,此人在前鋒的位置立下了赫赫戰功,也是執失部落昔日的首領。
看穿了他的激將之計,宇文化及並不意外:“閣下多心了,吾在大唐時,也曾聽聞過大可汗英名,確是個豪傑。”
“想在即將逝去之際得以一見,可惜,”宇文化及搖了搖頭。事實上,若論兵戈交鋒,頡利並非易與之輩,但譽之為英雄,不過是為了逼迫對方現身罷了。
回望武德之年,從他受封大可汗直至武德九載李世民稱帝,每年都必南侵大唐疆域。其中最為慘烈的一戰,便是在渭河畔對峙,隔河相對,正是那時,李世民無奈簽下了他一生最大的屈辱——渭水之盟。
頡利不是莽夫,相反,他對局勢洞若觀火。自他領兵攻伐的那天起,李淵就被迫接受他的條件。果然,武德四年初犯大唐邊疆,李淵便給予了他豐厚的“饋贈”,對李淵來說這也許是示好,可於頡利心中卻視之為妥協。
那一段日子裡,李淵幾乎對他百依百順,即便國書中言辭強硬,他也全盤接收。這更助長了他的囂張之氣,使得他頻頻侵犯大唐,一次比一次狂妄。直到貞觀初元,當他再次進犯被李靖擊敗,才終不敢輕舉妄動。
“二位將軍其實不必赴死,只要交出遊刃,我可代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