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漫遊者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平洋珊瑚三角區,也稱為“珊瑚三角區”,是一個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區域之一。
珊瑚三角區位於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之間,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水域。其具體地理經緯度位置是位於北緯10度22分、東經114度22分(太平島之間,珊瑚三角區整體面積大約是300萬平方公里,海洋區域遼闊浩渺。
太平島的經緯度是北緯10度22分,東經114度22分。
珊瑚三角區的地質條件非常適合珊瑚礁的形成和生長,其地質主要特徵包括:~①·該區域是由造礁珊瑚骨骼和海洋生物碎屑經過長期堆積而形成的,四周分佈有潔白細緻的沙灘,沙灘外圍是廣闊的珊瑚礁平臺。~②·珊瑚礁平臺外圍是陡直的峭壁,從水深5公尺一直下降到百餘公尺的深海,峭壁上長滿了形形色色的柳珊瑚和軟珊瑚。
珊瑚三角區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區域之一,擁有極其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人類目前已經瞭解知道的海洋生物估計有超過6000種魚類、750種珊瑚和3000種軟體動物。而在中國南沙群島的太平島附近海域中至少有300種石珊瑚、1200種魚類和數千種無脊椎動物。在珊瑚三角區區域中還包含著世界上種類最豐富的魚類,例如蝠鱝(即魔鬼魚)等。
蝠鯇(蝠鱝)的英文名是“manta”,源於西班牙語,意思是“毯子”,可見其體形如何了。由於其在海洋中優雅飄逸的遊姿跟夜空中飛行的蝙蝠很相似,所以中文名為“蝠鯪”。蝠鱝因其長得“異形”,故此很多人第一次見到它總會不知所措,它實在很難讓人將其與正常的魚類聯想到一起,可是它的祖先早在中生代侏羅紀時期便在海洋中暢遊了。大約在1億多年前開始,它們的體形就幾乎再也沒有發生過什麼變化,就此在海洋中定形了。蝠鯇(蝠鱝),又稱魔鬼魚,是鯪形目蝠鯪科幾種海產屬魚類的統稱,現存有13種型別。它們是一種大型軟骨魚類,主要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尤其是在珊瑚礁三角區中生活。
蝠鱝外貌特徵細分在以下方面:一.體型和形態~①·體型龐大,通常寬度可以達到幾米,翼展可以達到數米,體重可以達到數百公斤。②~·它們擁有扁平的身體,頭和身體連線在一起,沒有明顯的頸部。③~·蝠鱝的胸鰭非常寬大,形狀類似翅膀,因此也被稱為“魔鬼魚”或“飛魚”。
二.顏色和紋理:①~它們的體色通常是深褐色或黑色,有些種類具有白色或灰色的斑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