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委屈 (第1/3頁)
噴怒的河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許子霖聽聞梁帝所言,當即後退兩步,矢口否認。
“陛下,臣只是向您提議如何安頓落榜才子,可從未答應參與此事,且臣當時就言明不會參與。更何況,臣如今即將離開京城,前往邊境抗擊大楚,實在無法分身。”
梁帝笑道:“你這小子,就知道你會耍賴。這樣吧,朕給你三天時間準備。這三天裡,朕會讓陳文軒陳大人去你府上,與你商議招賢考之事。”
陳文軒自聽了許子霖的話後,不僅將自己的兒子們喚至京城,還把女兒女婿也一併叫來。
他們做起了豆腐生意,且做得風生水起。
陳文軒用賺來的錢在京城之外建起一座可容納 130 名學員的學堂。
如今,學堂已招收 80 餘名學生。閒暇之時,他也會前往學堂教書。今年,將有 8 名考生參加會試,參加童生試和鄉試的也有 40 多名。
陳文軒並未如許子霖在林家莊那般統一招收 10 歲以內的小孩子,而是招收了一部分農家有才能的 10 歲以內小孩,一部分因家庭條件不允許而停讀幾年書的孩子,還有一些年齡稍大、能夠參加鄉試和會試的人。
他的想法是,這些人即便落榜,也能回來深造,同時幫助比他們小的孩子。
大梁的科舉考試分為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童生試是科舉的第一階段,無論年齡大小,透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的考試的考生,都可獲得秀才稱號,成為生員。
鄉試是科舉考試的第二階段,每三年在各州府城舉行一次。參加鄉試的考生必須是秀才,透過鄉試的考生可獲得舉人稱號,舉人才有資格參加會試。
會試是科舉考試的第三階段,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舉行。參加會試的考生必須是舉人,透過會試的考生可獲得貢士稱號。貢士有資格參加殿試。
殿試是科舉考試的最高階段也是最後一關,由皇帝親自主持。參加殿試的考生必須是貢士,殿試的結果分為三甲,一甲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陛下,您這不是為難臣嗎?臣哪裡知道如何佈置招賢考?您還是儘快調兵,讓臣直接前往原州城抵禦大楚軍隊,進攻我大梁才是!”
梁帝擺手道:“調兵遣將豈有你說的這般容易?朕給你三天時間,也是因為軍部、戶部各部也需要時間準備,三天已經是最少的了。此事就這麼決定了。朕現在就命人去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