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師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問:“玉清你既然學識這般豐富,當初為何未走文路,而去做了武官?”
黎銳卿斂下眼睫,低眉淺笑:“彼時家貧,並無銀錢供我繳納束脩、購買筆墨紙硯,再加上我為家中最後一位獨苗,總想為家母、也為自己博一份前程,剛好當時邊境動亂,便前往了邊關效力,之後就一步一步走了上來。”
黎老太叔公也道:“當初他父還在時,玉清也去過學堂,且天資上佳,常得誇讚。之後聽聞他去了邊關,棄文從武,我還很是扼腕過一段時日。”
事實上,黎銳卿隨著黎母回到劉家那邊討生活後,也上過幾年的學堂,只是之後不知因為什麼緣故,還是棄了文從了武。
但現在既然黎銳卿選擇含糊而過,他自然不會在這種場合多話提起。
黎銳卿向太叔公拱手行禮:“彼時承蒙太叔公幫助良多,玉清心中感激。”
黎老太叔公連連擺手,想想曾經那段年月,以及黎銳卿這些年受到的苦,他也跟著嘆出一口氣。
“以我方才與你的交流,你在書本上並未放棄過學習。”蘇父捋著美須,得出結論。
“畢竟是幼時執念,在有了條件後,還是想盡可能地多學習一番。都言說活到老,學到老,更何況晚輩現在還不老。”
蘇父眉梢越發舒展:“有這向學之心便是大善,若有疑問,可隨時來尋我解惑。”
黎銳卿當即起身對蘇父行了一個大禮:“玉清心喜,多謝伯父。”
蘇父撫須大笑,蘇潤允和蘇潤臧在興奮退卻後,開始清醒,兩人面面相覷。
他們挺想提醒蘇父,哪怕再欣賞也別忘了他們先前的計劃,別一個勁兒的夸人,把人給誇飄了。
但猶豫了一番,還是沒有張嘴。
主要是現今的狀況,他倆實在沒有開口的底氣。
等蘇父與黎銳卿又聊過了一個段落,黎銳卿轉身對蘇潤允和蘇潤臧道:“我家中有兩位養子,名為黎川智、黎川忱,一個十歲,一個八歲,他們在家鄉時都讀過一陣子的書,最近剛剛調養好身體,只在入學一事上並無頭緒,現在想要尋個啟蒙學堂,不知允弟和臧弟是否有學堂推薦?”
這個蘇潤臧還正好知曉,於是開口道:“我家中三弟便在諸秀才的學堂中讀書,若你那兩位養子不嫌城東距離遠,可與我三弟一起進學。”
“如此大善,只是不知那諸秀才對於入學者可有門檻。”
蘇潤臧想了想:“諸秀才那邊要求不算太高,只一點,不收毫無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