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姜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院子裡的東西房也拆掉,留個大課堂就行。空地要大,最好能大到踢蹴鞠。”
“維楨這是……”呂不韋側了側頭:“想辦個稷下學宮?”
“不。”
趙維楨糾正道:“我要個露天廣場。”
稷下學宮,那說到底還是貴族階級的玩意。趙維楨想的是,她做個學堂,大門敞開,不論是平民還是貴族,只要願意,就可以進來旁聽。
不一定非得是講課,演講、釋出公告律令都是可以的。
甚至再進一步,趙維楨還打算僱人定期說書表演,把想要推廣的政令和主張以大眾能接受的方式傳播出去。
“廣場”一詞也是到漢朝才出現的,呂不韋雖沒聽過,但他能理解趙維楨的意圖。
在政治運作與商業運作方面,天底下怕是也沒有比呂不韋更能跟上趙維楨思路的人。
“明白了。”
他了然道:“還可在此處賣書、賣紙。若是誰能言之有物,記述在紙上送過來,你我也可以花重金收購。”
夫婦二人不用多言,可謂一拍即合。
——總之就是,在咸陽搞一個專用以文化傳播的地方。
封建王朝不需要宣()傳部,但趙維楨還是想試著搞一搞。
社會轉型期總是需要從根本的觀念上開始變革,她以為現在開始鋪墊,總比到時候秦國一統中原,直接大刀闊斧統一文字、貨幣以及度量衡要容易接受的多。
“不止如此。”
因而趙維楨接著呂不韋的思緒說了下去:“寫成的書冊,既然造價便宜,就隨著商隊送往各國售賣。”
呂不韋側了側頭:“那何必叫人寫,你我自己寫不好麼?”
趙維楨微頓。
呂不韋緩緩吐出一口氣。
“維楨。”他輕聲出言:“我想請人修史。”
趙維楨:“……”
該來的總會來的。
歷史上的呂不韋,就是請自己的門客們編撰各家學說,整合一套《呂氏春秋》。
如今的呂不韋不需要招攬三千門客為自己增加那丁點虛名,可現在看來,他是早早地就有了著書修史的念頭。
《呂氏春秋》於後世影響深遠,從歷史、文學角度上都算是能拿的出手的古代文獻。哪怕趙維楨心裡明白,呂不韋這麼想,純粹是出於私心。
他既想借此於士人心中提高自己的聲望,也想於史留名。
但趙維楨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