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大漢華章(40) (第1/8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翟邑笑著走入,邊走邊撫摸美髯:“殿下此名倒有幾分野趣,只臣不知,這【多試】為何解?”
夏安然笑了一下:“吾曾聽過一句,讀書是學習,使用亦是學習,且其比之讀書更為重要。”
“空談誤國,實踐出真知,於先人,當學以致用,同時,於後輩,我等亦當用以致學。”
“故而,多學,多思,多試,缺一不可。”
翟邑品味半響,歡喜點頭。他正要說話,忽而視線一轉,看向了跟著夏安然一起來接他的小皇子:“膠東王可聽得明白?”
小豆丁齜出了一口小白牙:“明白的,阿兄的意思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哦喲!
太傅有些吃驚地挑眉:手下一個用力就扯斷了幾根美髭,“是這個理,膠東王是已經將《論語》背下了?”
“還沒有,這句是阿兄教我背噠!”
小少年有些害羞地將自己的臉埋到了兄長懷裡,然後他又露出了點臉蛋信誓坦坦道:“不過本王遲早會背出來的。”
自上次和太傅有了默契之後,夏安然便開始同時修習法家、儒家經學。一時間課業十分繁重。他一忙碌,便沒有太多時間陪著弟弟,劉彘孤身一人到了這兒,自有些不安,便十分粘人。
他雖還沒到開蒙的年齡,但是小朋友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別人不要你學的時候,學得非常起勁。
所以夏安然乾脆也給劉彘安排了一個小坐席,讓他跟著一起聽。
太傅主要是教他,自然不會為了劉彘慢下講課的速度,於是等到了晚上,夏安然怕小孩無聊,就會在複習時候提煉一些好詞好句讓小豆丁揹著玩。
尤其是《論語》裡頭他小時候沒少背的內容。
有些他解釋過,有些還沒來得及解釋,只是先寫了下來,這句“學而不思”便是還未來得及解釋的。但劉彘小孩便能大概猜到這句話的意思並且提煉出來,這份聰慧著實令人側目。
漢武帝劉徹在歷史上留下的一個評價是:雄才大略。
當時並沒有成語這個概念,這四個字其實是兩個詞語,前者為其才學廣博,後者贊其謀略深沉。
很多人只知道劉徹獨尊儒術是被董仲舒忽悠,但很少人知道漢武帝本身精通諸子百家之學說,先秦大浪淘沙後留下的學派他均有涉獵。
其尤其擅長儒法道三家,最後選擇儒家是因為儒家符合他的政治需求,並不是被董仲舒所矇蔽。
事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