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帝國裂變(4) (第1/9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夏安然這些藩王得到訊息的時候,劉彘已經成了太子。這期間整整半年,大部分訊息均被困在長安城半點不曾洩露。
訊息沒有洩露,自然也沒有人能夠為前太子求情。
前太子年少,又未有門客,整個朝堂便只有太子太傅竇嬰和現任丞相周亞夫諫言,縱是太后之言亦入不得景帝之耳。
夏安然知道這是歷史的必然,但是當信件抵達他手中時,他看到長兄於隆冬啟程南下這一條時仍有些難受。
在那一歲藩王齊聚京城之後,夏安然常常藉口給劉彘寫信,讓他有不懂的可以問問劉榮。劉榮在幫弟弟回信時候總不忘捎帶些京城內有趣的小玩意過來,夏安然將東西幫他一分,收到禮物的藩王們自然也不得不回禮,一來二去間感情自然漸深。
和他們這些就藩的小國王們不同,太子就在帝王面前,其需要學習的功課亦是不少,即便如此,對於幼弟的要求,這位兄長依然努力去滿足。
劉榮雖然未必是合格的太子,但真的是很不錯的兄長。
當年劉啟說完可以向叔伯們請教問題之後,小國王們的討論話題很快就變得高深起來,他們都從治國的一級新手慢慢吸收著前輩們的經驗快速升級。
這一過程中小國王們互相分享了不少經驗和體會,長安作為訊息的集散點,劉榮自然不可避免地也被拉入了他們的聊天圈。若無意外,他就藩後定不會兩眼一抹黑。
但夏安然很清楚,對於劉榮來說,他缺的其實一直都不是治國經驗。
劉啟身體不好,一年中常常要修養一段時間,這一時間一應政務都是劉榮幫忙分類記錄。雖然沒有監國權,但劉榮絕對不缺理政經驗。
他缺少的是如何處理這種被拋棄的感覺的經驗。
這一點,沒人能幫得了他。夏安然想了想,讓人捎過去了幾隻中山國特產大白兔,一併還有些中山國的瓜果蔬菜和抄寫後的書籍,再加上之前的那本被他留了底的《就藩手冊》以及這兩年來大家互相交流後的經驗的摘抄本。
東西送出後便石沉大海,不知道是劉榮還沒到地方,還是忙著安置騰不出手來回信。
弟弟忽然變成太子,不光夏安然,旁的皇子一時間也有些不知道該怎麼反應。
要說真心恭喜……那肯定是假的。
劉榮做太子,皇子們可以說一句:誰讓他生得早。
但劉彘做太子,皇子們又要說什麼?難道說:誰讓他生得晚嗎?還是說弟弟最聰明,他們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