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大國崛起(17) (第3/8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邊的齊國卻一點也不買賬。
齊國表示自己沒興趣參和你們那點事,他距離秦國最遠,兩國本來就是長期的友好關係,除了幾百年前秦國幫著燕國打過他們之外就沒有戰事。
後來為了採買齊國的鹽,秦國對齊國依然十分客氣,哪怕現在彼此間沒有了食鹽交易,這份友好依然保持。
而且如果他要出兵的話耗費的人力物力最大,之前一次無功而返已經讓齊國覺得很不合算了。再來?我們不約!
不約就不約,好像誰稀罕你似的。
然而就在這時,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他們即將合縱的訊息,秦國默默在函谷關陳兵列將,靜待各國來送人頭的姿態十足。秦國這一動立刻被傳到了各國人員耳中,函谷關本就易守難攻是一個極為堅硬的烏龜殼,他們遠道而來人困馬乏,秦軍好整以暇,要攻破難度直線提高。
但大家都集合了,總不能原地解散吧?
趙王猛一咬牙,“要攻秦國,絕非只有函谷關一道。”
“寡人有一策,只不知道你們信不信我。”
趙王的策略很簡單,想辦法將秦國的兵力吸引到函谷關,然後聯軍大軍繞道咸陽北方,自秦國北部防線而入,然後由北攻南。
和趙國對待遊牧民族採取的烏龜殼戰略不同,秦國雖然同樣有遊牧民族騷擾,但是在將義渠部納入秦國管轄之後,加上秦國有豐美草場可以養馬,他們可以動用騎兵戰略。所以秦國對待遊牧民族的方法便是以戰對戰。
別人家是遊牧攆著步兵跑,就老秦人是秦人追著遊牧浪,浪到遊牧民族需要南下時候通常都會繞過秦國邊境的程度。
而正因為其北部長期處於優勢局面,且遊牧攻城能力較差,秦國北部防線相對於其他幾個防線來說都要弱上一些。
所以趙王這個策略最大的難點是一群人要怎麼悄無聲息得抵達秦國北部,但既然提出了這個建議,趙王自然也想好了解決方法,很簡單,從趙國國內走。
眾人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麼說這事。
從趙國國境內走,趙王也不怕他們走到一半直接攻趙?
就算趙王不怕他們攻趙,別的幾個國王也擔心趙王是不是和秦國聯合想要將他們騙過去然後把他們包圓了。
不過——
拼了。
去掉齊國和最弱的韓國,四國聯軍由趙將龐煖帶領,悄悄度過黃河。自趙地向北繞過秦國的防禦關隘,直衝咸陽北方的蕭關。
他們自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