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初,慶陽兵亂的訊息就傳了過來,滿朝振動,皇上招太子進宮,也不知說了什麼,回來之後,便即動身,出京雖急,但離了京兆府,速度反而慢了下來,就算是魯慶餘不知兵事,也知道救兵如救火的道理的,太子一天不到,聚集在平涼的援軍就一天不能開拔,慶陽若是有什麼閃失?那還得了?但問及太子之時,這位太子殿下卻來了一句,我自有計較便即揭過,走的卻越發的慢了下來,京中來人催促太子急行,也被他用道路泥濘,為之奈何給搪塞了回去,從京師到平涼竟然走了大半個月,魯慶餘也是心思靈動之人,察覺出其中異樣,知道太子心中早有定計,自己雖是太子府長史,但時間尚短,還算不得太子心腹之人,既然太子殿下心中早有定計,便也不再說什麼了。
“盛年,我還是頭一次出京如此之遠,也不知平涼是個什麼樣子,聽說三國時五虎上將馬超馬孟起曾駐節與此,若是能瞻得少許豪傑遺風,當是大快人心之事。”
冷不丁聽到太子說話,聲音清越,但魯慶餘正在想著心事,這時不由打了激靈,待得聽了他的話,卻是輕笑了一聲,開口笑道:“殿下說的是野史了,馬超是三國時西涼猛將,要說在這裡呆過也無不可,但畢竟年代久遠,想撫今追昔一番恐怕要讓殿下失望了。
據考這平涼之地的來由卻是前秦符堅所立,但由於吐蕃,羌族等屢屢入寇,平涼治所歷代都有遷移,後唐貞元年間涇源節度使劉昌築平涼城,扼彈箏峽口,又於平涼西建胡骨堡,名為彰信,聚葬平涼劫盟死難將士,拓地二百餘里,由是,平涼乃安,劉昌也因築七城二堡而名垂青史,不過到了唐末,經安史之亂,党項羌族叛反,城池已經多有毀壞,還是本朝太宗年間重修平涼城,才有了今日的規模,這平涼本就是邊塞之地,多經戰亂,氣候寒苦,當然和河中京兆等繁華之地是比不了的。”
他將平涼來歷娓娓道來,李玄持也聽的頗為入神,到此方是一笑接道:“盛年果然博聞強記,盛名無虛,到得平涼,咱們再把酒暢談,好好說說這邊塞之地的風物。。。。。。。。”
聽他這麼一說,魯慶餘卻是心中苦笑,此時才到平涼,不立即開拔,還要把酒暢談,殿下心裡到底是打的什麼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