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知識 鯨 (第1/5頁)
幽眸邃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鯨目(學名:Cetacea)是哺乳綱下設的一個傳統分類單元,包含現存約90種體態似魚、面板裸露的水生哺乳動物和它們已滅絕的早期親族,統稱鯨類或鯨豚類,習慣上體型大者稱鯨,小者稱豚。大部分棲息於淺海,少數幾種棲息於淡水。
鯨類的形體構造和生活習性明顯異於任何哺乳類,故長期單列為一目。其祖先和演化史一度存有爭議,但隨著相關研究不斷進展,現已充分證實鯨類由5000萬年前的陸生偶蹄目入水後演化而成。DNA測序顯示鯨類與河馬互為姐妹群,二者構成的分支又與反芻亞目互為姐妹群。為避免偶蹄目成為並系群(即缺少部分演化支),現行分類將鯨目歸入偶蹄目,降級為鯨下目。
為適應水下環境,鯨類的前肢進化為鰭,後肢退化,並生出水平的尾鰭。鼻孔移生至頭頂,須每隔一段時間將鼻孔露出水面置換氧氣。無耳廓,但聽力極佳。鯨類的兩大支系——鬚鯨和齒鯨,在3400萬年前分化。鬚鯨現存約15種,口內無齒,上頜有簾幕般的角質鯨鬚,濾食磷蝦、小魚等;普遍體型巨大,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類動物。齒鯨現存約75種,口中多有利齒,捕食魚類、頭足類等;總體上體型較鬚鯨小,且不同種類間差距較大;擁有發達的聲吶系統,活動時主要依靠回聲定位功能;部分種類智商極高,甚至具備複雜的情感。
鯨類每胎僅產1崽,生長期長,在人類侵害下1/4的種類瀕臨滅絕。儘管國際捕鯨委員會自20世紀80年代起規定禁止商業捕鯨,但冰島、挪威、俄羅斯、日本等國仍在大量獵殺鯨類。
鯨目由 18世紀法國動物學家馬蒂蘭·雅克·布里松在 1762年命名。“Cetacea”來自拉丁文 cetus,意為“鯨”,詞源為古希臘文κ?το?,意為“巨大的魚”。
在證實鯨目演化自偶蹄目後,其分類層級降為下目,但學名未變。
分子系統學研究表明,鯨目起源於偶蹄目,與河馬為姐妹群,因此未包含鯨類的偶蹄目是並系群(即部分演化支被歸入其他類群)。現行分類多將偶蹄目和鯨目合併為單系的鯨偶蹄目,但一般仍使用偶蹄目的稱法。
鯨與河馬的最近共同祖先,是 6000萬年前由反芻動物分化出的半水生雜食動物,其中一支在 5400萬年前的始新世從南亞等地入水生活,逐漸演化為完全水生的鯨類,並擴散至全球各大海域,部分種類還進入內陸河流及湖泊。在物種進化史上,一切脊椎動物均由 3億年前海洋中的魚類演化而來,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