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說吳王廟,即便是泰山,平陽長公主也沒有到訪過。
雖然說,祭祀亡兄的理由名正言順,但她還是忍著。
每逢趙臨忌日,長公主只在府裡擺個供桌,這一點,她並不瞞著皇太后。
她若對趙臨的身後事避諱,在皇太后那兒,反倒顯得可疑。
因此,長公主甚至問皇太后借過人手。
用她的說法,她與林芷都不懂這些,該供什麼,該念什麼,稀裡糊塗的。
禮部的官員倒是熟門熟路,可她身為長公主,為此去叨擾禮部官員,實在不合適。
皇太后聽了,當即借了兩個年長的嬤嬤來,後來還問她狀況。
一回生、二回熟,之後全是長公主府裡自個兒操辦,只故意尋幾個問題,去慈寧宮裡提一嘴。
反倒是皇太后,在趙臨身死的幾年後,主動提起來。
“想不想去泰山看看。”
長公主當時,心噗通噗通跳。
她想的,萬分想的。
可她最終還是拒絕了。
她是長公主,出一趟遠門,光是儀仗就不得了。
再加上祭祀事宜,能把各個衙門忙得團團轉。
大周正是齊心協力、共圖內政發展的時候,不該為了她一人的想法,勞師動眾。
皇太后聽得兩眼淚花,長吁短嘆了好一會兒,才沒有繼續“勸”她。
而長公主自己,一忍就是這麼二十年。
直到這一次,她終於又耍起了長公主的威風。
出京城,鬧祁陽。
真真暢快。
“這次去泰山,我去給阿兄上了香,”長公主彎了彎唇,哼道,“就那條山道,阿兄閉著眼睛都能過去,父皇也就是沒有親眼看過那條道,他一看就知道了……”
林芷沒有接這話,只是靜靜地,等著長公主說下去。
長公主幾個深呼吸,把哽咽的情緒壓住:“也不對,父皇其實都知道。
他知道趙隸害了阿兄,知道林宣沒有說實話,知道嫂嫂失蹤與我們有關。
他那時候什麼都知道了,可他沒有辦法了……”
一生戎馬的趙揮,本就已經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卻不得不經歷這些變故。
他回天乏術,只能裝聾作啞,另備一道遺詔交給永寧侯。
想到臨終前的父皇,長公主往河道方向走去。
霞光散去前,落在她的眼睛裡,一片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