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杜老大走了,確定了要出海去做海鹽生意,準備好東西,第二天就走了,帶走了李寶和一都右營人馬~
本來王燁打算讓杜老大多帶些人的,杜老大說不需要,有錢就行,登州那邊有人,有很多人!
同行的還有阮小五,帶著一都水軍,跟著杜老大一起出海,在登州買船,招募海上行船人手,籌備梁山海軍事宜!
阮小二性格持重,有大將之風,留在山寨,正式任命為水軍指揮!
雖然現在還跟個草臺班子似的,但是可以先把名號吹出去,好吧,就是個能出海的船隊,以及在水泊附近轉悠的船隊罷了。
杜老大走的灑脫,王寨主確實是個兒女情長的,所以這兩天王燁的心情都不太好。
王燁也曾想過同去,只是如今山寨還在高速發展期,作為寨主不好直接走的。
山寨高速發展到什麼程度呢?大概就是每天都有大幾十號百姓上山,人多的都讓王燁懷疑人生了。
怕不是來山寨騙吃騙喝的!
“······”
這就是王燁心情不好之下的惡意揣度了,事實上從許貫忠軍師小小出手,安排人給梁山尤其寨主白衣秀士王倫揚名以來,投山的百姓一直很多。
這固然有吏治腐敗、苛捐雜稅太多,貧富差距過大的固有原因,也有今年京東東路遭旱災的直接原因。
如果王燁留意了,就知道,今年梁山泊枯水期太長了,從春天開始降水就少,梁山北縮頭灘漏出來的時間有四個月那麼長,就是一個旱災表現。
這旱災不嚴重,不至於顆粒無收,但是也不需要多嚴重,只需要糧食減產就夠百姓受的了。
苛捐雜稅無數的情況下,百姓沒有承擔任何風險的能力。
宋朝賦稅很多,巔峰時期有億貫稅收,固然有商稅增長的原因,老百姓也是課以重稅的,像南宋的朱熹評價本朝時都毫不客氣的說道:“古者刻剝之法本朝皆備”。翻譯一下就是,以前盤剝百姓的賦稅本朝都有!
像“支移”和“折變”,就折騰老百姓不輕,前者讓老百姓繳納實物時儘量不在本地繳納,而是要繳納到北方邊軍駐紮之地,途中損耗百姓自己承擔,後者則是有時要“以麥折錢”,有時要“以錢折絹”等,總之這麼不固定的折下來,百姓往往要付出5到7倍負擔。
所以“高利貸”才那麼流行,百姓交稅的時候沒有錢,就朝大戶去借,然後利息四到五成,明年收了糧食還,然後糧食不夠吃到下一季,就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