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第2/2頁)
釣人的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示出來。
“老鄉,這是什麼村?”仲華看到山包轉角處過來一個揹著孩子的農村婦女,問道。
“鄭家村,前面就是鄭家村”。說著話,背上的孩子又哭了,於是這個婦女急忙帶著孩子繼續趕向鄭家村。
“老鄉,這孩子怎麼了?”仲華已經有了孩子,所以聽得出孩子的哭聲不像是一般的哭。
“發燒,我要帶她趕緊去鄭家村看病”。婦女邊說邊加快了腳步。
“領導,前面這個村叫鄭家村,好像是姓鄭的人家比較多”。丁二驢趕上來說道。
“長順,你們村的人如果得了病,一般都去哪裡看病?”
“臨山鎮啊,我們村離鎮上的距離還算可以,像梨園村就慘了,只能是依靠村上的赤腳醫生,往往會貽誤病情,每年都有因為耽誤治療而轉化成其他併發症的,嚴重的就直接死亡了,老人和孩子比較多”。
“所以梨園村的村民修路的熱情很高?”仲華問道。
“其實山裡人看病都很困難,以前有很多赤腳醫生,後來因為沒有行醫資格證,所以很多赤腳醫生都轉行了,導致農村嚴重的缺醫少藥,這情況在整個海陽縣都很普遍”。丁二驢說道。
“真是不下來看看不知道,這些事我一點報告都沒有看到過,所以對這件事完全沒有概念,其實今天下來也想看看實際情況,沒有想到又發現了這麼多情況,這一趟來的值啊”。仲華說道。
鄭家村應該是方圓幾十裡地之內最大的一個村了,所以這裡基本上承擔了安山鎮的角色,雖然只是一個村落,倒好像比鎮上還要熱鬧。村口就是一個小學,這個時候學校已經放寒假了,所以學校裡空蕩蕩的,但是教室裡還傳來一陣陣讀書聲。
“進去看看?這個時候還在上課嗎?不是說不讓在假期裡補課嗎?”仲華看了一眼丁二驢說道。
“這應該是一個興趣班吧,領導,你聽,教的是英語,應該不是正式上課”。
倆個人慢慢踱到教室後面,一個身穿紅色羽絨服的年輕女子站在講臺上,一手拿著教鞭,一手拿著一本書,帶領一大群大大小小、參差不齊的孩子在讀單詞。
年輕女子也注意到了後窗戶有人在偷看,於是指了指前面一個小孩站起來帶領大家讀,而她則放下了教鞭和課本走了出來,正好將丁二驢和仲華堵在教室後面的夾道里。
“你們是什麼人?幹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