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眾人初識藏語 (第1/3頁)
愛吃小海鮮的焚天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是默默的多觀察了一下阿宇。
這一觀察,頓時就觀察出了幾分不對勁來。
偷偷掐指一算,林淵皺了皺眉,阿宇這身上好像有風邪入體,難道是昨天晚上他擅自洗澡了?
暫且壓下心思。
林淵邁步跟上隊伍,隨著丁正這位導遊繼續朝著下一個景點走去。
前方就是衝古寺的水轉經筒了。
轉經筒又稱“嘛呢”經筒,可用水力、風能作動能,故稱水轉經筒、風轉經筒。藏族人民把經文放在轉經筒裡,每轉動一次就相當於念頌經文一次。
而面前這個轉經筒,就是利用了水車的原理,將水流的動能轉化為機械能,從而轉動轉經筒。
水轉經筒位於一個小亭子的中央,畢竟轉經筒都是用貴重金屬鐫刻而成,這要是颳風下雨的,沒兩年生了鏽,那可不行。
丁正再次雙手合十衝著轉經筒行禮後,才是給大家介紹道:“這個轉經筒是前些年政府出錢幫我們翻修的,一起翻修的還有衝古寺,大家往上走就可以看到了!”
“這個轉經筒看著還蠻好玩兒的!”
羊羊有些新奇的湊近轉經筒,笑著打量著道。
“好玩是好玩,但是上面的字看不太懂啊,這上面是藏文麼?”
宋欣然有點好奇的看著轉經筒上面鐫刻的文字,好奇的衝著丁正問道。
“對,是藏文,大家看到的這些都是!”
丁正笑著點了點頭。
“那丁正,這上面寫的是什麼意思啊?”
文君好奇的追問道。
“丁正你們藏族應該一般都會藏文吧,我好像記得你們中小學會有這個課程!”林淵也好奇的看向丁正,問道。
“對的,我們一般都會,我們中小學學的藏文課程叫做藏語文,這個藏語文其實也是漢藏語系的一個分支,都是採用拼音的方式,另外也是國內除了漢語之外的一種比較古老的語言,創造者是公元七世紀的吞彌·桑布扎建立的!
“據說是當時的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大臣吐彌桑布扎等16人赴天竺(印度)求學、拜師。返藏後,仿梵文“蘭扎體”,結合藏文聲韻,創制藏文正楷字型,又根據“烏爾都體”創制藏文草書。”
“但這一傳統觀點也有很多學者質疑,他們以為創造藏文的並不是被人們一再頌揚的吐彌桑布扎,而可能在吐蕃(松贊干布時代)之前就有古代文字,是用來記錄原始宗教經典的。甚至有的學者傾向於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