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日不落帝國 三 (第1/4頁)
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外、關外來的清朝。
朱元璋和朱棣臉色具是一變,他們沒想到趕走蒙古人後,居然還有外族人入主中原,算算時間,不就是他們大明之後的嗎!
目前外面勁敵是北邊瓦剌的厚字輩兄弟也開始思考,這個關外,是那個關。
如果是蒙古人捲土重來,不應該是叫清啊……
[詹姆士二世……光榮革命……]
看明白這是幹什麼的人心一跳:“這、這不是大逆不道嗎!”
造反也能說成是光榮,這也太……
旁邊人回道:“兄臺,天幕上也說了,是適合英國國情的道路。”
雖是如此,但君權不可冒犯的牢固印象,終究是在所有人心裡開始瓦解。
君王們清楚這他們和那歐洲國家國情不同,那邊的廢物君王鬥不過下面人而已,但是這種明晃晃的打君王臉的事情,他們聽得極度難受。
武則天現在算是知道葉卡捷琳娜當時為什麼叫停議政了,‘革命的潛在風險’,革命革命,原來是革君王的命!
被能給出各種神奇知識的天幕公開放出來,而且這英國後面應該還會有國力攀升的時候,這麼一來,他們自身君權的至高無上還怎麼維持?
看著主螢幕上還低著頭認真刷題的主播,真的是又愛又恨。
還有,那個李衛是誰,沒事問的這是什麼問題!
[“從1588年英西大海戰到1688年光榮革命,在整整一個世紀的時間裡,英國一方面調整內部制度,一方面積極對外擴張,百年時間的積蓄之後,英國人開始釋放自己的能量。”
旗幟升起,圓圓的木輪子在昏暗的房間裡不停左右轉動。
“光榮革命前後的英國,人口大量增長,商業和手工工業迅猛發展,對外貿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國計民生。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曾經有過這樣的評價,‘使英格蘭變得強大的是下述事實:從伊麗莎白時代開始,各方面已經就重商的必要性,達成一致,把國王送上斷頭臺的同一個國會,正在忙於分配海外貿易的職位,彷彿任何事情也沒有發生。查理一世的鮮血還在流淌著,這個國會卻透過的《航海法》。’”]
又是這個伏爾泰。
能說出這樣的話,顯然也是覺得君權不值一提的‘反賊’,為什麼那個葉卡捷琳娜二世居然如此推崇於他,還一直資助於他,她不也是個君王嗎?
王守仁思索他的話,卻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