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快速提問 四 (第3/5頁)
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送不起那麼多,送誰念都會說偏心出亂子,就乾脆一個不送。
他想不出來有什麼官府會讓所有的孩子都去讀書,他們也會像小吏徵稅那樣,讓他們強制交一筆束脩嗎?
【“義務教育是我國法律規定的,所有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以及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全國範圍內的義務教育是九年,小學六年和初中三年,有個別地方是十二年,能考上的話高中三年也算在內。
義務教育的九年裡,學費開支基本都是國家財政直接支付的。基本上不怎麼需要學費,就是一些學雜費,幾百塊錢左右。放現在應該是普通人一個月工資都足夠支付,早些年的時候可能一些偏遠地方還拿不出來,不過我們國家關於教育上的投入和關注一直都在增加。”
小小記得書房裡有他爸特意剪下來的報紙。她在抽屜裡翻了翻,拿出來給大家唸了念。
“2008年9月1日,一個必將被歷史所銘記的日子——在這一天,中國實現了城鄉義務教育全部免除學雜費。”】
看著報紙上寫著“這一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74億元”,哪怕覺得自己格外重視文治的皇帝,看著報紙上政策詳盡的文章、數字、教育人口,也沒法蹭上去說一聲自己也重文。
無論是皇帝、官僚貴族、世家鄉紳,都只好奇幾件事情,一個是後世的朝廷到底有多富庶,能光是這一項教育就投入這麼多錢,供應的起這麼多人唸書;二是到底為什麼要讓所有人都讀上書,就不怕他們讀得多了心思也多了嗎?
早點的豪門世家本能就覺得難受,因為在這時候,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算是被他們壟斷的,沒幾個大儒名士不是出身好的。
“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泥腿子們怎麼能也能人人讀書呢,都殘疾了,為什麼還要讓這種人也念書?
哪怕是為科舉瘋狂的明清人,有條件咬咬牙都會想送孩子唸書試一試,也沒想過有一天,讀書這種事情可以那麼稀鬆平常,由官府直接從小督辦,買書都不要花錢。
所有朝代的人,都看見了上面“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幾個字,還是有《義務教育法》專門的法律規定。
普通人都不敢相信,怎麼會有一個地方,朝廷官府不止不要錢,還會出錢讓他們這些拿不出束脩,買不起筆墨的人唸書。
“種田不納稅,上學不繳費,農民得實惠,和諧好社會……”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