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唯有最後一句,‘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可能出現的災害性天氣是?’讓他們猛然回過神來,驚覺這不是虛無縹緲天書,而是和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
朱元璋也提筆開始抄試卷,眼睛盯著主播的筆尖,下令讓能看得懂的官員們都好好跟著學,等下問題就問長江黃河問什麼總是發洪水。
後面還有幾個材料題,又問吉安千煙洲柑橘經濟的,還有北京南部地區發展計劃的。
種慣了稻穀的千煙洲本地人很是驚訝,他們對上面說自己這裡土地貧瘠、多山多丘陵的特點很是認同。
不合理的開墾和過度開採他們能看懂,但是沒有辦法,誰家裡不要吃飯呢?
不少當地人已經抹起了眼淚,有人悄悄說道:“不然,我們也學著去弄點那個柑橘來種?萬一我們這裡也成了那什麼‘柑橘生產基地’呢?”
年老的長者罵道:“種橘子能吃嗎?種稻子好歹有糧食,橘子種不種的好另說,種出來你要賣給誰?”
邊上人攔住他道:“大伯爺,彆氣,小竹子也是為了我們好。種肯定還是種糧,但是看這個意思,我們這裡應該也是能種橘子的,也可以試著種種看,不行就當給自己種了……”
北京。
三個明朝和一個清朝的人都看著上面的京城地圖瞪大眼睛。
本以為他們京城夠大了,怎麼著上面的京城還大了兩倍不止?崇文區、宣武區,這是那些城門的地方往外擴建了嗎?
‘京津冀地區合作的門戶通道’,‘首都經濟社會科學發展’,這幾個字看的不同時空的君王和官員們疑惑不解。
京城不就是最繁華的地方嗎?還需要發展什麼經濟?
原本還覺得神女這張卷子內容太過神奇的那些一下子安靜下來。這哪裡是天書啊,分明還是‘地書’。
嬴政問扶蘇:“關外一個小縣,地貧人少,你當如何?”
扶蘇:……壓力突然給到了我是嗎?
劉徹也看明白了,前面的那些神奇星星只是算分的,真正的考試大頭是後面要寫的。這分明就是給朝廷培養人才的知識!
正想對科舉做點的改變的武則天把這些記在心底,再思量如果加上務實治理的問題,寒門和世家到底那方會考的更好些。
明清的文人們也反應過來,就說這個試卷怎麼怎麼熟悉,這分明就是另一種科舉卷子!
不是,為什麼科舉你們不考經義,考這種閒雜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