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斯福給他一個臺階下,總統下令麥克阿瑟必須離開,因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時大家繼續抵抗已經沒有意義了。於是麥克阿瑟就把指揮權交給了他的一個副手——溫萊特中將,自己在3月10日離開的時候還許下諾言說:“我一定會回來的。”這句話在二戰是一句很重要的話。
他撤離之後,溫萊特中將繼續率領美菲聯軍在這裡且戰且退,最後一直退到巴丹半島。因為當時太平洋上的美國海軍也被日本打得不行,太平洋艦隊主力在珍珠港被日軍重創,所以在西太平洋菲律賓這塊地方,美國海軍已經沒有辦法,也不敢出動和日本艦隊打,無法給菲律賓以任何支援。在巴丹半島抵抗已經沒有意義的情況下,抵抗只能損失更多人的生命。所以由溫萊特中將率領殘餘的美菲聯軍於1942年5月6日全部向日本投降,整個菲律賓陷落。美國在整個西太平洋最大的堡壘、最大規模的軍隊沒有了。
西方的軍事倫理道德和東方是不一樣的,東方的軍人倫理是不能投降,戰到死也不能投降,不成功便成仁,日本還必須得剖腹。西方的軍人倫理是,你只要盡力了,只要沒有影響其他戰場,在抵抗已經沒有意義的情況下,為了不犧牲人命,投降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是光榮的,一點兒都不會受歧視。很多二戰太平洋戰場的歷史提到巴丹行軍,意思就是死亡之旅,因為日軍很殘酷,在中國對中國人很殘酷,對白人同樣也很殘酷,所以在巴丹的美軍戰俘傷員沒有獲得治療,大家抬著傷員死亡行軍,非常慘烈。日軍做各種各樣的虐待美軍戰俘的事情,把皮縫在嘴上、走不動就打等,非常殘酷,這是日軍犯下的戰爭罪行。溫萊特中將在日軍設在我國瀋陽的戰俘營裡待了三年多。
但是麥克阿瑟心裡一直記掛著菲律賓,麥克阿瑟最後在美國執行太平洋反攻策略的時候,堅定地要求從西太平洋先打菲律賓,先從收復菲律賓開始,再北進日本。這其實違反了當時美國最主要的政策,美國根本不需要打菲律賓,因為美國是從中太平洋線直接反擊。美國轟炸日本的主要基地不在菲律賓,而是從塞班島、硫黃島起飛直奔日本,因為中太平洋這條線是最短的。而且菲律賓雲集了日本大量的陸軍,很多精銳部隊以及海軍最後殘餘都在這裡而不在日本本土,但是那些殘餘已經起不了作用。當時美國已經到反攻的最後時候,1944年—1945年美國已經控制整個太平洋,日本海軍連一艘戰艦都出不了海,“大和”號一出海就被擊沉,更別說從菲律賓再運軍隊回去增援日本,所以美國根本不需要打菲律賓。太平洋戰區其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