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騎繞龍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以打代練,以戰養兵。
擴編這件事李伯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以打代練要充分考慮敵軍的實力,而眼下高福三聚集的聯軍就是最好的對手,雙方兵力相當,兵力構成也差不多,正是磨礪軍隊最好的時機。
……
民國十四年7月6日,蕪湖鎮守使李伯陽通電全國,宣佈討伐二十縣聯軍。緊接著,高福三也跟著通電全部,宣佈討伐偽鎮守使李伯陽,並細數十大過錯。
一時間皖南戰雲密佈,交戰前線的各縣百姓紛紛逃難。
在這種情況下,臨時執政段祺瑞通電呵斥李伯陽與高福三兩人妄啟戰端,並命令兩人停戰。
與此同時吳佩孚通電促成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四省聯防,擔任總司令,而後河南、山西、陝西也加入四省聯防,並呼籲皖南和平,雙方剋制。
兩人充耳不聞,在南陵繁昌一線部署數萬大軍,一觸即發。
7月9日晚,雙方正式開火,高福三號稱討逆軍,兵分兩路,高福三自命為前敵總司令兼東路總指揮;參謀長網王美瑤為西路軍總指揮。
東路是雙方的主戰場,這裡地處平原,利於大規模兵力展開,是決戰的好場所。
在宣城,高福三的討逆軍大部隊開始行動,東路討逆軍兵員兩萬三千餘人,暫編為四個旅,領先的警備一旅與警備三旅,這兩個旅是陸軍精銳,齊頭並進,兵鋒指直蕪湖。
面對高福三的攻勢,李伯陽迅速應對,安徽陸軍第三師三個旅分駐蕪湖、南陵、繁昌,互成犄角之勢,並任命許正邦為前敵總指揮坐鎮繁昌,而他親自率領第五旅從蕪湖出師,迎戰高福三,同時派出教導團從當塗沿水陽江而上,迂迴襲擊討逆軍後路。
遭遇戰在10日凌晨打響,雙方在六郎鎮相遇,當即展開大戰。
雖以一旅對四旅,可李伯陽卻一點不虛,他的底氣來至於剛剛成立的炮團,為了一戰定乾坤,李伯陽將第三師所有口徑炮火集中使用,共有格魯森57毫米山炮十六門,克虜伯75毫米山炮八門,日本三一式75毫米速山炮十二門,這將近四十門大炮將是他的殺手鐧。
雙方間隔設立溝壕陣地,高福三自峙兵多,一上陣就派出一個團的兵力衝陣,伴著稀疏的火炮,討逆軍一個團躍出陣地,以散兵線嗷嗷叫著向第五旅衝來。
一個團的兵力展開足有兩三里長,只見討逆軍端著眀晃的刺刀在旭日下閃著一片亮光,踏動著步伐衝到戰線二三百米外,齊齊開火,在槍火的硝煙中蜂擁而上,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