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晉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球收到了諾亞號啟航以來的第一份正式報告。
“地球
聯合國安理會暨SCAC執委會
樂之友總部
諾亞號啟航13個月,在盲視狀態下飛行整一年,現在進行第一次停泊。根據天文測量,飛船此刻距離地球1.78光年,也就是說,飛船此段航程的全程平均速度是1.78馬赫,超過了飛船的最高設計速度。飛船的航向仍是正對大角星,角誤差不超過1’。我們已經根據星空圖對飛船引數作了校正。
飛船暫未收到地球的呼叫訊號——也許永遠收不到了。但諾亞號將一如既往,每年向地球傳送一次報告。
飛船休整三天後將再次啟程。第二段航程仍將採用盲視狀態,飛行一年後進行第二次停泊。
至於對空間收縮的考察,因為航程剛剛開始,尚未獲得有價值的資訊。據我們估計,第一份有價值的報告將在120年後、即飛船達到“海嘯邊鋒”時才能給出。
親愛的人類同胞,諾亞人愛你們!
附1003名船員的家書。
諾亞號飛船船長亞歷克斯·湯利
報告執筆賀梓舟
飛船紀年2年12月31日
地球立即回電表示祝賀和慰問,只是,如果飛船一直採用同樣的速度趕路,地球的無線電波就永遠無法趕上諾亞號了。在相對論系統內,即使飛船速度非常逼近光速,地球所發的電波仍將以光速(相對飛船來說)趕上飛船。但如今的諾亞號是採用空間位移方式飛行,電波變成了兔子後面的烏龜,越跑離得越遠,除非飛船有長時間的停泊。
差堪告慰的是,地球上還能收到諾亞號發來的電波,還保持著這種單向聯絡。只不過存在著延遲,而且會越來越嚴重——比如說,諾亞號飛行一年後發來的家書,地球在2.78年才能收到,收信者只能瞭解飛船上1.78年前發生的事。寫信時孩子三個月大,這邊讀信時孩子已經兩週歲了。
“媽,天樂哥哥、樂水嫂嫂,草兒侄女:
飛船的狀況,梓舟在工作報告中都有述及,我就不再說了。我們這兒一切都好,只是一直在盲視狀態下飛行,一年來舷窗外盡是一片黑暗。現在停泊了,又停泊在恆星的空檔,飛船周圍一片空曠寂寥。我們只能觀看遠處的星空,與地球上看到的星空毫無差別。不過我們並不寂寞,一年中一直在學習,也就是所謂的‘冥思默想’,也許明年再寫家書時,就能向你們報告在真空深結構領域的馬柳葉理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