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釣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貝多芬下馬進屋的時候,還在喋喋不休的講述自己的創作感悟。
“我竭力用音樂來表現您衝向四萬敵軍時的大無畏氣概……”
安寧:“兩萬到三萬,沒有四萬。”
“抱歉,您衝向敵軍時的大無畏氣概,而且我讓樂曲更加輕快一下,因為我感覺您衝出去的時候是非常輕快的,沒有什麼心理負擔,彷佛根本沒有把幾萬敵人放在眼裡!”
這時候畫家大衛打斷了貝多芬的敘述:“您看到了弗羅斯特將軍衝向敵人的瞬間?”
貝多芬:“我看到了,當時我在將軍的營地,就是戰鬥前一天晚上的宿營地,離前線就只有一百多米!我親眼看見將軍單槍匹馬衝向漫山遍野的敵人!”
大衛:“哦,太棒了,那我也要聽一聽您創作的歌,這樣能幫助我想象那個場景!”
貝多芬:“好啊!來吧!”
然後貝多芬就興沖沖的往前走,輕車熟路的來到了修道院偏廳的鋼琴前。
這個偏廳本來是給唱詩班唱詩用的,現在閒置了不用,偶爾安寧會在這裡聽貝多芬演奏新的樂曲。
貝多芬試了幾個音,確認鋼琴的狀態很好,就深吸一口氣,開始彈起來。
安寧聽到前奏的時候直接眉頭擰成了麻花。
這旋律他太熟悉了,第一次聽到這個旋律的時候還是在看老電影《坦克大決戰》,電影講的是阿登反擊戰時期美軍側的故事。
其中也有一些德軍側的描寫,其中就包括一段德軍先鋒裝甲旅指揮官視察自己的“新兵”的場景,當時這個軍官怒斥“這些都是孩子,根本不可能完成反擊”,然後年輕的德國士兵就一起跺腳唱起了一首德國軍歌。
後來安寧才知道,這個歌叫裝甲兵之歌。
是的,貝多芬他寫出了裝甲兵之歌。
安寧想扶額,難道這些著名音樂家創作歌曲其實是抽卡,從一個曲庫裡面抽現成的樂曲?
那也不應該啊,怎麼歌頌法國的將軍的歌,抽了一個德國的曲子……
等一下,貝多芬是德國人啊!
雖然現在還沒有德國,但是他是個說德語的啊!
突然就合理起來了!
幸虧現在法國還不是後來的法雞,不然這歌響起的時候在場的法國人估計都會習慣性的舉起雙手。
在場出了安寧這個假法國人,還有個真法國人,他聽到這個旋律的時候明顯非常沉醉,還跟著旋律一起打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