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第4/4頁)
申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青丘生道:“老夫本想著,棲州種種為實,老夫便尋個村落闢間私塾,教幼子讀書識字明理。”
樓淮祀趕緊道:“啊呀,師叔祖,我們正在辦正經的書院,正缺先生呢,師叔祖來了,正好坐鎮。”
青丘生有了幾分興致:“你這書院,有多少學生,歲不過十者有幾人啊?”
“這……”這……樓淮祀不知道啊。半知書院眼下就不是個正經的書院,先生與學生都是半道出家的,正經教書的先生沒一個,正兒八經讀書的學生也數不出多少來。裡頭的學生十之八九都是學手藝的,先生教得歡,學生學得勤,年紀也大都十二往上,學個大面就可以出去謀生了。
“這我知道,我那有冊子。”衛繁忙叫綠萼等去屋子裡拿名冊,“這還是我大姐姐的習慣成,大姐姐道:縱是學生有如流水,來而又去,也當有名有姓。她編了冊子,不管進書院學幾日,都需記下姓名籍貫年歲住處。”
“你大姐姐?”青丘生不解問道。什麼叫不管學幾日,都要記下名姓?這還能學幾日便罷休的?這是書院還是酒肆。
樓淮祀也不貪功,道:“書院本是小師叔與衛家大娘子在打理,書院多為教人手藝以求安身,倒沒多少學生志在學有所成科舉入仕的。”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青丘生不以為怪,“甕中無明日之炊,哪裡有心思念書識字。”
樓淮祀一聽這話就知有戲,道:“師叔祖你來了正好,半知書院明歲欲教貧寒子弟免除束脩進學,他們若學得好,我還給他們嘉獎。”想想又加一句,“這還是小師叔的主意。”老頭對俞子離懷有內疚之情,正好拿來當弱處。
青丘生擱下茶,道:“等下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