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歡損人利己,而君子嚴謹持正,不肯像小人那樣去行事,才會顯得好像這世道小人比君子多似的。
唐泛希望太子不要因為元良的事情,就覺得世間一切沒有公平,確實必須透過見不得光的手段來達到目的。
當時太子傷心元良的死,沒有對唐泛的話作出太多的反應,而唐泛也不是太子的老師,他甚至沒有教導太子的資格,只能藉著那個機會,儘自己的微末之力罷了。
沒想到太子竟然還記得此事。
人競春蘭笑秋菊,天教明月伴長庚。
這是蘇東坡的詩句,又何嘗不是太子在以詩言志,對唐泛當日的進諫作出的回答?
最妙的是,那下半句蘊含的中正平和與博大胸襟,正好是對上半句的完美闡釋。
不是滿腔憤懣激昂的回覆,也不是對唐泛敷衍了事,故作姿態。
想必小太子為了這個回答,也沒少深思熟慮。
許多人對如今庸庸碌碌無所作為的朝廷有多失望,對未來的太子就有多大的期望。
唐泛沒法形容自己聽到太子的回答時,自己內心那種欣慰的心情。
那一瞬間,他覺得自己跟汪直冒著得罪貴妃的風險幫著隱瞞元良的事情,避免牽扯到太子身上,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個普通人滿懷仇恨,走歪了路並不怕,充其量也就是跟韓暉一個下場,但如果一位君王也滿腔憤恨,那麼倒黴的就會是天下生靈了。
反過來說,一位心中始終寬容,胸襟始終博大的君主,卻會是大明之幸,天下之幸。
唐泛不是一個喜歡傷春悲秋,多愁善感的人,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喜歡看到死人,所以每次辦完案子,雖然真兇的落網足以令人欣慰,但死者的逝去卻是不可挽回的。
然而這一次,因為韓早枉死而嘆息的他終於感覺到一絲安慰之意。
他將太子說這句詩的意思解釋給汪直聽,又道:“有如此儲君,實乃社稷之福!”
汪直不置可否,他是宦官,跟唐泛這種文官角度要考慮的自然完全不同。
對他來說,太子即位那還是很遙遠的事情了,眼下他要做的更重要的事,是趕緊整出點別的功勞來,將功抵過,否則就算皇帝和貴妃不追究他這次收尾不善的責任,東廠那邊尚銘也會藉著這件事壓他一頭,這是汪太監難以容忍的。
他對唐泛道:“近來江南多亂事,漠北也頗不太平,依你之見,覺著我是往南好,還是往北好?”
東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