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三萬裡風 (第6/8頁)
它似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又迴歸普通,買了最近的慢車票,等了兩天,來到攀枝花。去雷波他坐的是旅遊大巴,那時正是陽春三月時,北京的春風呼吸起來應該像乾燥的絨毛,巴山楚水這一路的積雲和陰雨卻能滲到肉裡,直把人骨頭凍成脆的,再用山路顛碎。在縣城他考慮再三,比起上次趕時間包車然後一路都在擔驚受怕,總覺得司機要趁語言不通把自己拐走賣器官,這次他最終選擇慢悠悠地等待往返於各個鄉鎮之間的大巴。
的確夠慢,三天過後,李白才找完第五和第六所中學,備忘本折角的那頁只剩下一個方框還沒畫勾。
還真是這麼不湊巧,要讓他找到最後?
但如果楊剪真的在那裡——第七所,青崗中學——再要他繞上一個月的遠,李白也願意。
唐僧那種有慧根有幫手的取經也得八十一難,他這才多少啊。
好在老天這回比較講究誠信,當李白站在那扇簡陋的校門口,他還未進去,就看到了“想見的人”。
楊剪穿著白襯衫,黑褲子,頭髮有點長了,被風吹得翹起來,正跟一群孩子一起踢一隻小小的皮球。剛下過雨,球在土地上越滾越髒,孩子們男孩女孩都有,卻是推推搡搡,不亦樂乎。踢了沒一會兒又改打籃球,還是原先的那個皮球,已經舊得彈性不佳,小孩拍起來得用很大力氣,楊剪讓著他們,抱起瘦小的讓他們玩扣籃,手和他們的一樣,被染得黑黑的,白襯衫也被拍上很多孩子們的泥手印。
原先的競技變成遊戲,卻好像更吸引人了一點。四周的校舍都靜悄悄的,只有操場那一小塊熱鬧,好像其他孩子也全都聚在這兒,圍成一個大圈,歡呼,起鬨,沒來由地蹦蹦跳跳,孩子們就是這樣,還有幾個一同圍觀的大人,都笑眯眯的,大概都是老師,有一個穿夾克衫的駝背老頭,一個盤著灰白頭髮帶袖套的老婦,還有一個扎馬尾穿毛衣裙的年輕女人。
楊剪也在笑,很開懷,個子高高的,還比以前更瘦了一點,在那一堆人中間,哪怕隔著人牆,李白也能清楚地把他框在眼裡。
三年,四個月,五天,二零零七年十月十二到二零一一年三月十七,超過了一千二百個日子……每一天不是過去了,而是化成無事可記的白紙,疊在李白肩上,泡上膠水層層緊貼,早已密不透風。此時它們卻被一把火燒了個乾淨。
李白抖抖肩膀就再也不剩。
這三年好像什麼都沒發生,等待,尋找,找不到時的菸灰和眼淚,好像都沒存在過,沒造成任何意義,也不必再提了。李白的眼睛只能看見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