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沒有摩托羅拉 (第2/5頁)
它似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口。
楊剪就在這裡上學?儘管連小學都沒有讀過,經過幾年在南京打工讀夜校的道聽途說,他也知道這地方很厲害。所以楊剪也很厲害咯?他現在什麼樣,會不會戴了酒瓶底眼鏡,或者長成了一個胖子?這些問題李白已經想了好幾年了,最近這幾個月想得更頻繁,尤其,當他在校園外繞圈,一個門接著一個門地亂逛時,他完全沒辦法想別的事情。但他至今一無所獲。
僅僅是知道一個名字、一所學校,還有一個物理專業,要找到一個人還是很困難。有時候李白在自己冷颼颼的硬板床上啃著燒餅,算著房租,就不禁懷疑自己前兩年打聽到的訊息不準確,或是從一開始就是錯的,同村的胡說八道,楊剪根本就沒來北京——
不甘心。太不甘心了。於是不甘心的李白在罵自己笨的同時終於鼓足勇氣,在這一天走進了校園,照著校門口旅行團丟掉的地圖,走到了無線電工廠後的物理學院。
那棟建築看起來像個辦公樓,好在也有人在裡面上課。李白不敢敲門進教室,只敢在走廊裡攔住學生模樣的人詢問,開口的時候冷汗都冒出來了,好在碰上的幾位雖不熱情,但也還算和善,問到第四個人他就得到了答案。
那人是楊剪的直系學長,看起來關係還不錯,他告訴李白,確實有這麼個人,每天晚飯點沒課就會去東門外的麵館做兼職,最近期末季也沒停。
做兼職?李白想,文化人說話就是有意思。
然而,在校外轉悠了這麼些日子,李白已經數清楚了,東門附近的麵館有六家,他還沒來得及問是哪一個,學長就夾著課本進了旁邊教室。李白考慮了一下,在繼續像傻帽一樣拉著人問和出去找麵館挨個看之中選擇了後者。
找過一家河南燴麵,一家蘭州拉麵,到了晚上八點,李白買了個一塊錢的烤紅薯單手拿著咬,仍然凍得哆哆嗦嗦,找到第三家重慶小面。
不會這麼倒黴,這家也沒有,真要我打聽到第四家吧,他想。
這小麵館位置相對比較偏僻,和大馬路隔了一個正在施工的方樓,隱蔽地開在一個電子大廈底部,遠遠看去,蒙了水汽的窗子還有人影在晃,和李白所在的路燈隔了一條樓房夾出的巷子,路不窄,卻沒裝照明,兩邊還種滿了樹,冬日枯枝映著冷月,外面大街洶湧的光線也照不進去,有段路是完全漆黑的,因此顯得陰森。
當然,李白沒覺得發憷,更黑的犄角旮旯他也常鑽,他把啃乾淨的紅薯皮扔進垃圾桶,捏緊自己的黑塑膠袋,沉穩地向裡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