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隱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農家仙田 !
李青雲停好車的時候,發現趙延壽和一名氣質不俗的中年男子正在不遠處等他。好嘛,急到這程度了,價錢肯定開不低。
“李青雲,總算把你盼來了,這是我師兄宋致遠,省保健局的專家。”一看到李青雲下車,趙延壽就急著跑過來,為他介紹。
李青雲心說,幸好早有準備,把手裡的一個方便袋隨意的一揚,說道:“知道你們的目標,我也吊你們胃口,自己拿去看。”
“什麼?你就把百年野山參放在方便袋裡?”趙延壽極為驚詫,剛接過袋子,就被旁邊的師兄搶了過去。
“讓我看看……李先生,你這真是百年人參嗎?怎麼長得……咦?鬚子好長,挖得好完整。”宋致遠說著,把人參放到鼻子處聞了聞,臉上露出一絲陶醉的表情。
“好純正的香味啊。沒破一點皮,就能流露出這樣的香味,野參錯不了。斷定年份,需要從蘆、紋、皮、體、須,這五個方面判斷,這也是常說的‘五形’。”
{ “蘆即根莖,也稱地下莖,即主根頂端細長部分,俗稱“蘆頭”。每年秋季地上部脫落,在根莖上留下一個莖痕,俗稱“蘆碗”,其數量隨參齡增加而增加,也是鑑別參齡長短的主要標誌,由於生長環境和自然災害等影響,分為好多種情況,並非人們常說的一個蘆碗一年的說法,但一般說來,蘆長、蘆碗多而緊密。總是不錯的。 ”
說到這裡,宋致遠眉頭微皺,指著這根人參的蘆頭說道:“你的這根野參蘆頭不多,大約只有幾十個,和百年參有細微的差距。當然,不能單以蘆頭來判斷,還要綜合其它四點。”
李青雲有點緊張,他是知道這棵人參真正年份的人。聽宋致遠如此在行,三言兩語,就把這棵人參說得頭頭是道。似乎每一根鬚子都是一種特徵。生怕他鑑定到最後。說這是一顆十年份的普通種植參。
幸好,宋致遠對人參再熟悉,也只能根據現有的知識判斷。
他指著人參上的肩紋笑道:“你們看這人參主體的上半部分,這些橫紋非常緊密。也非常深。一條條緊密連貫。錯落有致,這說明這根人參的年份極長,甚至超過我以前所見的百年參。所以說。鑑定野生人參,不能從某一特徵,武斷的下結論。”
“而且這根人參的表皮呈金黃色,似錦鍛一樣,這就是常說的錦皮特徵,皮肉堅實,皮質細膩,百裡挑一的好皮相。”
論“體”的時候,宋致遠說這根參是“疙瘩體”,品相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