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公子風流 !
朱棣冷冷一笑,道:“不過朕的兒子雖然勇武,可是朕的事豈容他來代勞?朕幼習弓馬,橫掃大漠,韃靼無人敢當,這點區區小事就不勞別人代勞了,朕答應你,與你賭一場,你挑選三十武士,朕亦帶二十九近衛,朕倒是想看看,你們倭人自詡的勇武,有幾分真假。”
滿殿譁然。
一聽到朱棣親自登場,所有人都是呆若木雞,堂堂天子居然也要身先士卒,這……不是有病嗎?
大臣們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太子和解縉更是魂不附體,朱高熾連忙拜倒:“父皇,萬萬不可,父皇乃千金之軀,豈可兒戲……”
那些個翰林,眼淚都快要流出來了,也紛紛拜倒在地,齊聲道:“陛下若有閃失……”
朱棣眯著眼,只是冷哼。
倒是那些勳貴,雖然心裡覺得有些不妥,倒是並不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無論是出關還是靖難,無論是藩王還是天子,朱棣都有一種濃重的冒險主義精神,靖難之時,朱棣經常親自帶著近衛靠近南軍大營,觀測對方大營動靜,甚至有一次直接被南軍圍住,也正因為張玉及時帶兵趕到,這才將朱棣解救出來。
後世史書曾經將這種事旁敲側擊,來體現建文皇帝的仁厚,因為南軍出征之時,建文曾經再三囑咐,不可傷了朱棣的性命。這種事且不說是真是假,因為建文收拾起自己的叔叔來一向狠辣,早在朱棣靖難之前逼死湘王。迫使湘王全家自fen,當時便是許多大臣都覺得過份,可是建文仍然繼續削藩。將叔叔們拿辦的拿辦,廢為庶人的廢為庶人,以此可見,建文從一開始對自己的叔叔們就沒有太多的惻隱之心,對出征將士的所謂囑咐更像是表面文章。
況且雙方廝殺日久,早就殺紅了眼睛,這個時候誰會管其他?朱棣隻身犯險,一方面是其性子作怪。另一方面也有身先士卒、鼓舞士氣的考量。
古往今來,作為主帥者,莫不是奉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永遠都是躲在在大後方,可是朱棣就是朱棣,正如現在的朱棣即使作為天子,也要親自拿自己來賭一賭一樣。在大臣眼裡,這廝簡直就是瘋子,可是朱棣有自己的原則和形式標準,恰恰這種人性子剛毅,一旦下定決心,便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這樣的性格。朱棣後世的子孫之中倒是有個叫朱厚照的傢伙繼承了,可惜這位小朱皇帝運氣不好,出身在土木堡之變之後,大明朝乃至於整個朝廷和勳貴集團徹底喪失尚武精神,於是被人罵了個狗血淋頭。得意洋洋的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