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失意自有心胸 第八十七章 清明 (第4/6頁)
河邊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晉文公所定寒食節確切時日已經無有所載,如今地日子卻是唐時定下來的,玄宗皇帝將拜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此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了。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可以追朔至千年之前,早在西周時就有墓葬風俗,《孟子·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之時掃墓之風氣便已十分盛行,到得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以防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嬉戲之技,健壯體魄,以防疾病,祭祖掃墓之外,還是大好地遊玩時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聲音有些低沉,詩中傷春之意借她婉轉地嗓音表達出來,讓眾人心中都不禁一堵,不過許是不願掃了其他人地興致,她隨即又笑了起來,語音也恢復了輕快,接著說道:“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時“墓而不
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寄託。秦漢之時,便已蔚然成風。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如此後世把其納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府地肯定,墓祭之風自然大盛。。。。。。。
“楊。。。:自嘆不如。。。
那女扮男裝地少女嘴角一翹,臉上矜持的一笑,不過眼中不免有些得意的神色流露出來。不過在看到那文士又臉紅脖子粗的低下了頭去,秀氣的眉毛不禁皺了皺,顯是起了不怎麼好的回憶。
不再理這個有那麼幾分才學,卻如自己爺爺所言,心性不夠沉穩,不足以成事的文士,轉頭看向那個領頭的青年。“七哥,清明掃墓祭祖,你這個時候離京,雖然是得皇。。。。的,但就不怕旁人說三道四地?”
這一行人不是別人,正是離京給自己外祖賀壽的景王李玄瑾一行人,至於這個少女。則是當朝宰輔楊感的孫女兒,在聽到李玄瑾不小心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