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什麼叫戰場意識?
就算是在機關飯堂吃過半年機關飯的李牧,也暫且沒有那個理論水平用文字表達清楚透徹。
他懂得的,是用行為來表達。
李牧曾是連隊中的笑柄,然後他當了五班班長之後,五班也成了連隊中的笑柄。因為他是一個認真得可笑的兵。
格鬥訓練中,單對單實操訓練,他的喊殺聲令聞者心驚聽著膽寒;單兵戰術訓練中,他較真到為了半片屁股而和上級頂嘴;單兵演練中,報道員抓拍到的那張猙獰著面孔雙眼通紅向前衝擊的照片,讓大家沉默。
李牧曾經說過,把訓練場當成戰場,在他心裡不是一句訓練口號,而是深入了骨髓的意識。
或者說,在他這樣的人的思維裡,沒有訓練場一說。要麼睡床,要麼戰場。
醒著的時候都在戰鬥。
這就是為什麼,當李牧從出生點醒過來,在極短的時間內便進入了戰鬥狀態的根本原因。
即便是他自身,恐怕也不知道,在他的潛意識裡有一種“怕死”的東西在驅動著他。必須得怕死,因為怕死你才能想盡一切一切辦法去求生去殺死敵人去生存下去。
和平時期很難用抵抗侵略這種思想讓兵們進入狀態,只有切身相關的生存,才是激發兵們潛能的最大的武器。
於是,在李牧的領導下,五班也成了太較真的步兵班,惹來旁人笑話——就是個訓練,用得著嗎?
甚至可以毫不客氣地說一句,幾十萬陸軍步兵部隊中,有相當一部分兵,在某人的眼裡,只是一群剛學會開槍的童子軍——軍隊高度職業化尚且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
不管怎麼說,餘小強並非不知基層三兩事的領導,他了解他的兵,儘管這當中隔著十幾個級別。
因此,餘小強的判斷,幾乎正確。
幾乎正確。
李牧的的確確在打跳出任務區域的主意,他注意到的那片民居聚集區域吸引著他,在那裡,憑藉著良好的軍民關係,是一定可以討到一口熱水一口熱飯的,甚至可以找到醫生醫治林雨!
戰場意識驅使著他完完全全的把這一場已經轉為對抗的野外生存當成了戰爭——既然是戰爭,那麼絕沒有向敵人求救的說法!
之所以說幾乎正確,是因為李牧沒有想過獲取交通工具前往終點,最基本的不擾民意識,李牧還是有的。
雖然張寧沒有發表自己的判斷,但是他隨即做出的部署,是說明他傾向於餘小強的判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