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第2/9頁)
濯濯韶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偉林帶領,第一水師在臺灣設有港口和營地。
施偉林放了兩名英國的子爵和男爵回到英國,表示大清只想要英國的賠償和道歉,如果英國不停止對大清的無禮騷擾和迫害,大清雖然不至於打到英國家門口,但是在亞洲,英國就不要想了。
天降橫禍的子爵和男爵先生戰戰兢兢地帶著施偉林的警告,坐著西班牙的商船,一路上頂著西班牙人的冷嘲熱諷,回到了英國,向女王、向議會、向首相訴苦。
經過議會的討論,英國議會得出縝密的結論,清朝皇帝就是以鴉片為藉口,對他們大英帝國下手。
然後就是討論,他們要不要打。
現在大英帝國和法國、荷蘭人都打著架,如果東方戰場上,加上大清,他們擔心會被法國和荷蘭人落井下石,而且亞洲距離英國太遠了,可是若是不打,他們擔心清朝會搶大英帝國的亞洲殖民地。
英國議會因為這件事吵了一個多月,還是沒有結果。
同時施偉林發現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當地的殖民地大片種植罌粟,規模令人咋舌。
訊息傳到給京城後,胤祚、康熙背後頓時起了一層冷汗,給施偉林下了旨意,命令其搗毀全部罌粟,同時向印度莫臥兒帝國進行問責,畢竟此時印度實際上雖然有許多殖民勢力,但是明面上還是莫臥兒帝國的地盤。
可惜莫臥兒帝國的皇帝奧朗則布在康熙四十六年的時候去世,讓印度陷入內亂,叛亂頻生,出了割據分裂的局面,這段時間也是英國、法國等歐洲殖民勢力渾水摸魚、落井下石的階段。
胤祚這一道譴責,肯定是沒有回應的,不過可以讓他名義程式上更加正確。
八月,英國派遣了兩千人的隊伍和大清水師在印度東海岸發生了第一場戰鬥,經過兩天三夜的戰鬥,英國水軍全部被俘虜,支援的商船也全部被撞毀。
不過雖然大清水師沒有趕盡殺絕,可是英國人在逃亡時,被旁邊看熱鬧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給埋伏了,一個人沒有生還。
訊息傳回英國國內後,舉國震驚,不敢相信結果,為了找回面子,英國先是對清朝表達了嚴重的抗議,然後打算重整旗鼓,明年再開戰。
胤祚知道,一旦開戰,就要將對方徹底捶服氣了,才能永絕後患,而且他發現亞洲海域這些年過分熱鬧,商船往來頻繁,尤其歐洲地區的船隻。
施偉林則是帶著兵在海上巡邏,以防止鴉片流入大清為藉口,對往來的所有船隻進行查驗,一旦發現有鴉片,船被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