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的青春誰做主 (第7/30頁)
霧滿攔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守仁才剛剛十三歲的年紀,卻有如此詭詐的心智。現在明白為什麼他爺爺也花錢僱術士,忽悠這孩子做聖賢了吧?
這過人的腦子,若非做聖賢,鐵定是個大禍害。
但是王守仁自打他一邁步,就明擺著偏離了聖賢的正途。要知道,年輕人所擁有的唯一優勢,是體力。這就是說,即便是王守仁,也會和普通孩子一樣,陷入到暴力主義的信徒之中,一心琢磨著找幾個人來砍砍。所以王守仁在他十五歲那一年,就跑到了邊關塞外,把正幸福地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老額吉老巴彥追得滿地跑,不明白打哪兒鑽出來這麼個小瘋子。追殺了老額吉整整一個月,卻始終追不上,王守仁這才死了心,怏怏地回到關內。
回來之後,他就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去了伏波將軍馬援的廟中拜謁,並賦詩曰:
卷甲歸來馬伏波,早年兵法鬢毛皤。
雲埋銅柱雷轟折,六字題文尚不磨。
實事求是地講,這首詩充滿了年輕人大無畏的無知精神,單從他崇拜的伏波將軍馬援身上,就能夠看得出王守仁的路子明顯不對頭。
那麼這個馬援,又是何許人也?
紙上談兵有後人
話說早在戰國時期,趙國有名大將,叫趙奢,因為屢立戰功,被國君封為馬服君。趙奢的後人,後來通通改姓為馬。趙這個姓不也是蠻好嗎,為什麼要改為姓馬呢?
這是因為啊,趙家最出名的人物,不是趙奢,而是趙奢的兒子趙括。趙括此人在中國歷史上享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鼎鼎大名的成語“紙上談兵”,描述的就是這個倒黴蛋的生平事蹟。
史載,因為父親趙奢是名將,趙括自幼就通讀兵法,單說起兵法理論,連父親趙奢都不是對手。無數次被兒子辯論得啞口無言,趙奢急了,說出來一句話:你這個王八蛋,趙國遲早要毀滅在你的手中……這話說了不久,趙奢就死掉了,恰好秦國起兵來打架,於是趙國立即派最能說的趙括統兵出場,趙括的母親連連阻止,說:你們可千萬別派這孩子去,不是我嚇唬你們,我的兒子我最瞭解了,他就是嘴皮子上的功夫天下無敵,真要是上了戰場,會被人家打死的啊。
可是趙國的國君說:老太太,你就別瞎掰了,你兒子趙括的軍事理論水平,我們都是瞭解的,有他出馬,鐵定會打得秦軍哭爹喊媽。
趙括的母親就說:國君啊,如果你非讓我兒子去,那我也得把話說在前面,按法律,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