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即使經過了半個多世紀,老人家對這一天發生的事情依然清晰地記得。
事情發生在從餐廳回去的路上,李寧玉因為剛犯過胃病,疼痛未消,走得慢。顧小夢最初還攙扶著李寧玉的胳膊,後來,快走到大門進來的路口時,李寧玉笑著推開她的手說:“沒事的,我自己可以走的。”說著,隨手丟掉了拿在手裡的兩隻胡字養胃丸的塑膠殼子,其中有一顆滾到路邊。
顧小夢笑道;“看來這胃藥還真行,好像吃了就見效了。”
李寧玉答道:“是,我一胃疼就吃這藥,挺管用的。”
倆人就這樣聊著,跟在肥原他們後面。其實大家為了顧及她們都走得不快,但她倆還是落在最後。就是兩三米,三四米。
老人家告訴我,胡字養胃丸是一種中藥,圓圓的一粒,藥粉裡兌有橄欖油,所以藥丸是半溼的,而且必須保溼,幹了就失效了。以前主要是靠用油紙包著保溼,效果並不好,時間一長就幹了。後來日本人給它設計了一個塑膠殼,藥丸放在塑膠殼裡,塑膠殼外面又封了蠟,保溼效果大大提高,放上一年兩年都沒問題,吃的時候只要把蠟剝掉,然後掰開塑膠殼就行了,而塑膠殼照樣可以對接成—個完整的殼。
“你看,就是它。”老人家從竹盒裡拿出一隻藥殼子,對我晃了晃說,“那時經常有人吃了藥還把塑膠殼留著,覺得好好的一個殼子丟了可惜了。其實留著也沒什麼用,頂多是送給小孩子玩。所以,我看她隨手把塑膠殼子丟了也沒怎麼在意。”
其實,李寧玉並不是隨手丟的,而是挑了一個人來人往必須要走過的大路口,最顯眼的地方。有一顆當時滾到路邊了,她還裝著無心的樣子把它踢到了路中間。她必須這樣做——把它們置於顯眼的地方,讓明天可能再來聯絡的老鱉可以輕易看得到。正如潘老說的,老鱉和李寧玉之間是有聯絡的暗號和密語的,比如這天中午,在餐廳裡,老鱉第一次出來明顯是有意顯擺給李寧玉看的。準確地說,是在通知她:我在這兒,你如有情報儘快做好傳送的準備,我回頭還要出來的。可再次出來時,他為何只探一下頭就回頭了?是因為他看到李寧玉左邊胸前口袋裡插著一支白色筆帽的鋼筆。這支鋼筆就是暗號,告訴他:有人盯著,不要來跟我聯絡。所以,老鱉一見它就掉了頭,一去不返。
胡字養胃丸的塑膠殼子也是暗號——
[錄音]
後來李寧玉告訴我,她的情報平時主要靠三種方式傳送出去,第一種也是最安全的一種是,中午她趁回家看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