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見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誰?
荀柔無聲一笑。
上書措辭樸實,無華麗辭藻,全以真情動人,上書署名斄鄉侯董卓之後,空白一段,後面又有中書令黃琬等幾個名字。
空的這一段,是特意留給他的。
不管各自陣營如何,外戚與宦官俱滅,剩下計程車人必然對這次平反熱烈歡迎,無人反對,說不得他就署名一筆,就留名青史了。
不過,這到底是安撫,還是求和?
先前張遼、張楊兩支募兵將要歸京,丁原與袁紹等人勾勾搭搭不太安穩,董卓得了訊息,立即來請他合作。
他心裡明白,表面看丁建陽手下有一兩萬兵馬,加上袁氏、曹氏手中西園兵,像是有一戰之力的樣子,但實際上,丁原、袁紹、袁術、曹操等人單獨拿出來不是董卓的對手,合在一起……就更不是董卓的對手了。
與其讓董卓打一場,發現對面是枯枝敗草,信心大增,還不如讓他心中擔著點忌憚。
他答應了合作,轉頭讓呂布暗中放水,讓丁原並未元氣大傷,正好河東郡白波軍勢盛,他再下令讓丁原北上剿匪,準備等張遼、張楊兩部回來,也都給支過去。
他想的很好,這樣丁原和張遼等部在黃河北,就算不過來,也能形成威懾之勢,城中呂布的幾千精兵,董卓被鉗制,卻不會真打起來,他要怕袁紹等背後趁虛而入,幾方僵持著,雒陽才能安穩。
但他沒想到董卓畢竟是梟雄,竟能趕在張遼等人募兵回來之前,令手下率騎兵三千悄悄出城,如雷霆閃電一般,在丁原北上途中偷襲,不僅滅了丁原二萬兵馬,竟直接殺死丁原,等荀柔發現雒陽的西涼兵馬少了的時候,為時已晚!
幸好高順、呂布暫時未生異心,他們與張遼、張楊畢竟曾經同僚,更加親近,對兩人迴歸路徑更清楚,如此他才提前攔截住兩人,令其不回雒陽直接北上。
河東正亂,但也是機會,青壯無依只能投軍,他們可以繼續在河東一帶招募兵士,雖不如丁原的身份威懾,但只要他們在河東佔著,董卓就要忌憚。
兩人這一場過招,他是小敗,但董卓也沒有全勝。
不魚死網破,合作就要繼續。
荀柔提筆在上書上署名,忍不住嘆了口氣。
若是公達在此,也許,他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將上書放在一側,他搓了搓有些凍僵的指尖,開啟案上的文書。
喧譁之聲,由外至裡,很快有尚書郎難掩驚訝的衝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