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口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人剛剛坐好,沈青棠腦袋上突然出現了一根進度條。
緊接著林延腦海就出現系統的聲音:“恭喜宿主跟沈青棠親密度提升百分之五,親密度總分一百,目前宿主與沈青棠的親密度為二十二分。”
“恭喜宿主獲得宗師級技藝,軋(ya)箏。”
腦中一股腦衝進來許多關於軋箏的知識與技術。
聽到這次獲得的技能,林延臉上略有所思,他搞不太懂這個所謂的軋箏是什麼樂器。
他從來沒有聽說過,一般常見的就是古箏,二胡,笛,簫,琵琶。
說實話他其實從來沒有真正的去關注過華國的樂器,就算是後面他會笛子,成為了笛師,也很少去認識這些真正屬於自己國家的文化。
很多他沒有見過的樂器通常是在網上看到或者學到的。
等系統將關於軋箏的知識輸送完畢後,林延才開始整理腦海裡關於軋箏的知識。
軋箏,又稱軋琴,是華國古老的擦弦類樂器,屬於築族樂器。
它起源於唐代,最初以竹片擦弦發音而得名。
軋箏在華國宋代陳暘的《樂書》中有詳細記載,形制與箏、瑟相似,為長方形共鳴箱,面板上張弦數根,用細長竹片擦弦拉奏。
軋箏的歷史悠久,唐代詩人皎然的《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軋箏歌》一詩中,生動地描述了當時演奏軋箏的情景。
軋箏的形制可分為比較長大和比較短小的兩種,弦數在七絃至十三絃之間。
軋箏的演奏方法多樣,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
軋箏不僅是華國民族樂器的瑰寶,也是華國古代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的音色獨特,演奏技巧豐富,是華國音樂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林延整理出腦海中關於軋箏的知識,才發現軋箏是華國古老的樂器之一。
雖然他現在知道了這個樂器,但是他並不知道這個樂器長什麼樣子,準備等一會吃完飯回去之後就查查這個樂器的樣子。
坐在飯桌上,林延很熟練的將毛肚放入火鍋中燙上幾片,再用公筷撈上來放到沈青棠的碟子裡。
“沒事的,你吃你自己的我自己會弄。”
沈青棠委婉說道。
林延笑了笑:“沒關係,你是我老婆,老公照顧老婆是應該的。”
沒多久,沈青棠的碗裡就被林延夾的菜給堆滿了。
本來她的胃就小,吃不了多少東西,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