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未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拖回來了,以為夏時延離了程家就不成了。
誰知道夏時延雖然也算不上什麼大官,但是人家一步步穩打穩紮的坐穩了杭州府的知府,女兒更是不得了,年紀輕輕就是總督夫人了。
正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程老夫人這次請了甄氏來,也是希望大家不要有什麼樑子橫在心裡,否則甄氏對五房生怨了,同她女婿一講,豈不是無風也起浪。
榮氏的相公也在六部做堂官,她這次是專程趕回來為婆婆祝壽的,她是長媳,又是程老夫人的姨甥女,愈發知道程老夫人的心思。
還留了甄氏一頓飯來,她二人年齡相仿,講古也能說到一起。
“要說我們南邊的人去北邊就是不適應,那風吹的跟刀子似的,再有,那吃食頓頓都是麵食,我這吃的腰都粗了一圈。還好後來請了我們江寧的廚子去,這才吃的舒服。”
甄氏笑道:“誰說不是呢,我女兒那次有孕,我去他們府上住下,也是有些吃不慣,好在那樊樓倒是個例外。”
榮氏不免道:“樊樓可是天下第一樓,雖然我還是覺得咱們的慶春樓最好,但樊樓的點心確實是一絕。”
“誰說不是呢,按道理說咱們江南的點心哪裡就不精緻了,我們杭州府更是各式各樣的點心都有,可樊樓做的那個味兒還真是一般地方比不上的。”
這二位也不算很熟,反正話是能說到一起去,甄氏也不是難相處的人。
榮氏心裡就略微放心了,那邊又一個青年婦人過來,原來這位就是程家的長孫媳秦氏。
秦氏個頭不高,但生的俏麗,行動處很有大家作派,但榮氏對這個大少奶奶並不熱絡,說
話也是不鹹不淡。
這其中緣由,甄氏也曾經聽說過,原本程家看中的長媳是錢塘吳家的女兒,那吳家前朝還是國姓之家,世居錢塘,家風非常之好。甄氏本為杭州知府夫人,也時常同吳家人打交道,那時程老夫人還特意為了吳小姐及笄做過正賓。
後來為何是這位秦氏做了大少奶奶,聽聞是在京中的大少爺同秦氏情投意合。
做長輩的再執拗也拗不過兒子的心意,況且秦氏的父親也是內閣次輔,門第頗高。
但這兒媳婦不是自己選的,一向孝順的兒子為了女人拂逆自己,榮氏當然就淡淡的了。
婆媳關係本來就很微妙,榮氏雖然掩飾的很好,但不親近是怎麼也裝不出來親近的,甄氏見狀隻眼觀鼻鼻觀心。
好在秦氏一走,榮氏又談笑風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