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迷宮乍看跟“太歲”空間站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如出一轍的白色金屬質感的走廊和牆壁,唯一的不同是這次沒有了光腦的指引。
周曉辰開始尋找出口——不得不說這體驗感真的太小白鼠了。
起初她當然會不斷走進死衚衕,但只要記住已經探過的路線,不要走錯第二次,很快就能找到出口。然後迷宮開始升級,兩側的門可以開啟,門開後便出現一條新的通道——說實在的,建模師完全就是照搬“太歲”吧!
只要她依然能找到出口,迷宮就會繼續升級,最後甚至出現了大量的上下臺階和變動的通道——這就很不講理了,她不但要記住路線、座標,還要尋找通道變化的規律。
但周曉辰還是奇蹟地找到了出路。在即將到達出口時——她很確定這條路通往出口,但卻下意識地放慢了腳步。
她忽然想起自己第一天上小學的場景。媽媽送她上學,但被攔在校門口,只好跟她揮手再見。班主任帶她走了一遍從校門到教室的路,她拼命記住,但第二節課的課間,做完廣播體操後,她就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小學校園跟眼前的迷宮相比是一張簡單到白痴的地圖,但當初迷路的恐懼是如此清晰,以致於在小週週和如今的她之間,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割裂感。
那個找不到路的小女孩真的是我嗎?
又或者,現在這個在3D的變化迷宮中游刃有餘,有著近乎變態的空間感和記憶力的人,真的是我嗎?
她在這一刻第一次意識到了常笑說的,“不斷殺死過去的自己”。在記憶中的自我和現實中的自我產生了巨大的鴻溝時,人是會出現自我認知障礙的。
有一個詞叫“恐怖谷效應”,指當機器人足夠像人類,卻又還能看出不是人類時,會讓人產生一種恐怖感。現在周曉辰有一種或許沒有其他人體驗過的感覺,即對自己的“非人”感,一種自己對自己的恐怖谷效應。
就在她踟躕的時候,迷宮變動了,面前的門“砰”地關上了。
……這一下子好像把她的情緒也像一隻蒼蠅一樣“吧唧”拍死了——好傢伙,白乾,從頭找吧。
等周曉辰一臉崩潰地從迷宮裡苟出來,坐在餐廳吃午飯,又看見常笑的時候,她控訴:“你們這樣是不人道的!”
哪怕給迷宮上個色也行啊!她現在走在空間站裡都要PTSD了!
吐槽歸吐槽,下午的班還是要繼續上。
102室,認知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