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決裂丹鼎 (第1/7頁)
明月共舉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確定了聯合蘇國、西川國、還有九真郡謝寧共同出兵,大家一起合縱攻夷的戰略後。
楚國朝堂這邊,很快就推行了起來。
鴻臚寺的使者四處而出,去往各國,開始聯絡。
不過此三方,都遠在千里、乃至數千裡外,光是來回奔波,花在趕路上的時間都要月餘之久。
期間若是要來回交換意見,彼此達成妥協,那更是不知需要耗費多少時間。
而且蘇國那邊。
雖然經過商討,已經能確定蘇玄歌基本不會拒絕,這個能幫他解決軍餉問題,又能滿足蘇國開疆擴土的提議。
可人家再是願意,也得先等對方平定國內的不是?
國內不安,動亂猶在,豈能出兵?
所以這場聯軍出征,最快也得等蘇國平定了內亂,然後梳理了些國政,內部穩定了才行。
這又是大耗時間的事情。
所以按照陸淵和眾臣的商議,一致認為,這場合縱出兵,最快也得等到一年後,也就是神武五年才能開始。
可以說是相當長的時間了。
不過這樣也好,多等待一年,楚國就能多做一年的準備。
有了這一年緩衝,不僅能存下更多軍費,也能使國內更加穩定,讓外部環境更加安穩些。
最最重要的是。
一年之後,周青就已經先天了。
到那時,國內真正多了一位先天,陸淵也能更好的安心領兵出征。
從這方面看,緩個一年,其實更加穩妥。
於是新年過去,整個神武四年,楚國的戰略便以此策而行了。
朝堂方面,在崔長青的主持之下,國中各項軍械物資,開始成批成批的往西線武陵、邵陽、零陵三府一帶輸運。
十萬大軍出征,各項物資的消耗,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若不提前進行準備,等到大軍動時,再倉促應付,屆時手忙腳亂之下,必是一地雞毛。
不謀遠慮者,不足謀一時。
此時為了這場大戰,崔長青領著的楚國朝堂,已經迅速運轉了起來。
文官這邊在儲備著物資,準備著後勤。武將那邊,行動也已經開始。
首先是李良,這位剛剛獻上合縱之策的大將,在商議過後,不等過個新年,就已經以防備蘇國亂民的名義,領著一支禁軍,先行一步南下,趕往了零陵府。
按照已經定下的計劃。
李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