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萬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彭城西郊。
一路上旌旗獵獵,好不熱鬧。
身著粗麻布的韓翊找了個路邊的僻靜處坐下,要了一湯餅,一金餅。
兵荒馬亂的,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三岔路口,攤主的生意很是冷清,好容易見著有個人過來,攤主自來熟地就坐到了韓翊的身旁,有一句沒一句地就跟他搭起訕來,
“西邊來的?西邊打得熱鬧不?”
韓翊詫異地看了他一眼,“不是都跑到彭城來了嗎?西邊哪還有什麼仗好打的?跟誰打?誰來打?我們老百姓可不興打仗的。”
攤主呔了聲,掰起手指就喧了起來,
“一聽就知道你不是本地人。話可不是你這麼說的。現在仗打得正熱鬧的兩個,劉邦,豐縣的,彭城周邊人,甭管他現在再風光,最初是百姓不是?指不一定一開始還不如我呢。
我說得對不?”
會傾聽絕對是一種美德,韓翊點頭稱是,實際上也是這麼個理。
那攤主見有人應和,很是高興,來了勁,又掰彎了第二根手指,
“項羽,雖說他祖父或者他曾祖父很強,但總歸家敗了,甭管他怎麼吹噓他祖上怎麼怎麼牛皮,也算是個百姓,是也不是?”
他的這點韓翊不敢苟同,就他所知道的幾個諸侯王,祖上有家業的吹噓血統,祖上沒家業的,比如說劉邦,胡咧咧幾個故事出來,再加上些實力,照樣有人津津樂道。
攤主見韓翊跟不上套,有點不得勁,再一次反證他的觀點,
“要說血統。三皇五帝到現在,少說也有幾千年了,他們的子孫譜系要是推下來,指不定就有你我呢。三皇五帝,不比楚國曾經的將軍強?”
這攤主有意思,韓翊想跟他侃一侃,順著他的話說了下去,想聽聽他的嘴裡還能說出朵花來。
攤主見有人認同他的見識,更來了勁,嘴巴更叭啦個不停,
“前邊的陳勝,也是百姓出身的,也打個不停。可見,這打仗,和是不是百姓沒關係。最重要的還是,打仗的雙方,能不能扯起一支打得起來的隊伍。
是不是這個理?”
韓翊發現自己很喜歡眼前這個攤主了,話多,不用套,還不用擔心多問兩句被當成是別有居心,這一點讓人覺得很輕鬆。
最讓人覺得攤主熠熠生輝的是,他超乎常人的表現慾望,簡直是神來之筆。
韓翊給攤主倒了碗麵湯,後者講得更歡實了,
“我跟你講,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