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印度要改國名為哪般 (第1/3頁)
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23年9月,我們奇葩的鄰居——印度又成了國際輿論的焦點,這個可笑的國度竟然要更改國名,意欲將“印度”更改為“巴拉特”或“婆羅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又能如願嗎?
一、事件由來
2023年9月5日,《今日印度》等多家印度國內媒體報道稱,印度總理莫迪即將在印度議會上提出將印度國名更改為“婆羅多“(Bharat,音譯巴拉特)”,迅速引起軒然大波。媒體還稱,包括阿薩姆邦首席部長在內的多位印度人民黨領導人表示支援改名。
2023年9月9日,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面前的桌牌用英文寫著“巴拉特”,而不是“印度”;他在峰會上用印地語以“巴拉特”的名義歡迎各國領導人。印度總統德勞帕迪·穆爾穆在向與會來賓發出的宴會請柬中也自稱“巴拉特總統”,而不是以往使用的“印度總統”。
二、主要原因
印度媒體稱,“Bharat”是梵語詞彙,字面意思是“承載或攜帶”,實際意思為“尋找光明或知識的人”。印度在歷史上被稱為“巴拉特”,意思正是“尋找光明或知識者”。同時, “Bharat”、“Bharata”或“Bharatvarsha”詞根,可追溯到古印度文獻往世書和史詩《摩訶婆羅多》,上古部落和許多傳說人物都以“婆羅多”為名,源遠流長。往世書將“Bharata”描述為“南方海洋和北方雪域”之間的土地。古印度雅利安人時期,曾有一位名叫“巴拉特”(Bharat)的賢明君主。
英文版印度憲法寫著:“印度,即巴拉特,應是一個聯邦。”印地語版本的這句話中,“巴拉特”一詞排在“印度”之前,且憲法其他部分均使用“巴拉特”而非“印度”。
2020年6月,印度曾有人向最高法院申請將印度國名更改為Bharat(巴拉特)或Hindustan(印度斯坦,認為印度(India)這個稱謂是到英國殖民時期確立起來的,歷史相對短得多,同時帶有英國殖民的濃厚印跡。而Bharat或Hindustan更反映印度歷史傳統。其中,Hindustan這個叫法始於莫臥爾時期,是Hindu(波斯語對印度河的稱呼)和Stan(古波斯語中“地區”的意思)的組合,但最終被駁回。
印度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者主張使用“巴拉特”這一名稱,認為它更符合印度歷史,而“印度”一詞帶有深深的英國殖民主義烙印。這一主張獲得莫迪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