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後記·下落 (第3/3頁)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城迎接。只是沒想到,一路上這麼多坎坷,延誤了歸期,導致沒能見到聖人最後一面。
再想到路上因為種種原因死去的人,更是心中鬱結,難以排遣。
或許,這就是人生吧。
人生本來就這麼多磨難與遺憾,叫人意氣難平。
或許,這也是人生的魅力。
……
李守信使團最終於乾道二年(928)正月抵達洛陽。
彼時新君剛剛班師回朝。
先帝駕崩,河南、河北一些州縣以為新君會停了移民,結果仍然繼續,於是爆發了叛亂。
再加上最後一支雜牌部隊廣捷軍不滿自己的下場,奪占城池造反,聲勢一時間搞得有些大。
新君立遼王邵修守為太子,勾當軍國事,太后折氏輔政,自領諸部兵馬二十餘萬出征,數月即討平叛亂。
這個時候,所有人都歎服先帝的佈置。
面對這樣的局面,只有今上才能妥善處置,因為他能御駕親征,他能穩得住二十多萬禁軍,並且不胡亂指揮,會排兵佈陣、鼓舞士氣,並指揮大軍打贏仗。
他可能不是諸子中能力最強的,但一定是最合適的。
乾道十八年(944),邵承節崩於北京臨朔宮,春秋五十有九。
太子邵修守靈前即位,三十萬大軍山呼萬歲,奉新君前往洛陽。
邵承節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繼承太祖遺志,鎮壓天下的戾氣。
第三代天子邵修守繼位後,天下風氣已經大為改觀。且經過夏太宗十八年的蕭規曹隨,諸般新朝雅政已經非常穩固,新學出身的官員遍佈大夏的各個角落,很多人已身居高位。
歷史程序,短時間內很難改變了。
如果從小在太祖身邊耳濡目染的邵修守繼續前兩代政策的話,新朝雅政甚至可以稱得上根深蒂固。
如此甚好。
(後記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