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閱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蜜是嘉荇傳媒的大老闆,甚至把楊老闆當做楊蜜的專屬稱呼。
實際上,嘉荇傳媒之所以叫嘉荇傳媒,是因為大老闆是增嘉,而不是楊蜜!
盧耀陽為什麼對嘉荇傳媒的股權架構那麼清楚呢?
從2023年穿越之前,盧耀陽才從那些娛樂新聞上知道楊蜜被增嘉趙若瑤掃地出門離開嘉荇傳媒。
直到那個時候,盧耀陽才知道楊蜜那些年被這兩個經紀人壓榨得多厲害。
系統此時也很同情楊蜜:“嘉荇傳媒的前身是掛靠在歡瑞世紀的楊蜜工作室,既然是楊蜜工作室,大老闆就應該是楊蜜。”
“結果增嘉和趙若瑤一陣騷操作,楊蜜工作室的大老闆居然成了增嘉,二老闆是趙若瑤。”
“本來楊蜜還是三老闆,後來又引入負責引投資的李捐,投資方尚世,使得楊蜜股份越來越少。”
“嘉荇傳媒和尚世影視簽下3.1億對賭協議,楊蜜及其團隊在三年內盈利3.1億,且期間不能離職嘉荇。”
“否則,嘉荇就要賠上本金,還得給尚世15%的利息。”
“為了完成對賭協議,楊蜜當起“拼命三娘”,3年接拍了13部戲,綜藝無數,一大堆爛片都是那個階段接下來的。”
“即便是懷孕,即便是高燒40度,也都必須工作。”
“幸好2017年《三十里桃花》爆火,嘉荇最終以4.01億淨利潤提前超額完成對賭kpi,公司從成立時出資300萬飆升至估值65億。”
“可笑的是,《十里桃花》最開始是導演找到嘉荇,指名道姓要用楊蜜當女主。”
“嘉荇那兩位老闆增嘉趙若瑤拒絕了,覺得這部劇沒商業價值,還不如多拍兩部自制偶像劇。”
“最後還是導演和楊蜜雙方堅持,才有了後來劇的爆火。”
“楊蜜在嘉荇傳媒,除了揹負沉重的對賭任務,楊蜜還得花式奶新人。”
“稍微有點名氣的演員,基本上都離不開楊蜜的發掘和帶攜。”
“以老帶新的工作模式,貫穿於楊蜜拍的每一部劇和各種時尚活動,俗稱“嘉荇大禮包”。”
“《十里桃花》最為離譜,楊蜜一口氣帶上了9位嘉荇藝人出演。”
“得益於楊蜜的照拂,高偉洸、張彬濱、李奚芮、黃夢瀅……一眾名不見傳的新人開始在娛樂圈有了姓名。”
“可就是這樣一個“奶活嘉荇”的大功臣,卻逐漸失去了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