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祁碧芍看著壯觀的龍尊義的軍隊,陣容鼎盛地開往九嶺山,心中一片悲哀,回想起今早譚秋雨的死訊傳到龍尊義的耳中時,龍尊義不獨沒有對這個多年來建立無數功業的手下加以哀悼,反而大發脾氣,痛罵譚秋雨用兵不當,折其聲威,史其道在一旁推波助瀾,自己唯有黯然而退,事已至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地步,哀莫大於心死。
這時一隊載糧草的車隊馳過,這些馬車的設計均比較輕巧簡單,載貨又多,效率很好。
背後一眾部下中,這時有人道:“史其道這些日子來,就只是做了一批這樣的運糧車,整整一部嶽冊,難道只是這麼多貨色?”
眾人一齊附和,不滿之情,溢於言表。
祁碧芍心中暗歎一聲,這史其道急功近利,絲毫不懂生養之道,嶽冊一到手,急急發掘出密藏的四個兵器庫,對於要辛苦經營嶽冊上種種不同兵器設計圖譜,置之不理,本末倒置,白費了傳鷹以生命之險換取回來的寶物,使當年七大高手的犧牲盡付流水,龍尊義和史其道,當是千古罪人。大軍源源開出,塞滿了通往九嶺山的官道,祁碧芍一帶馬頭,當先馳去,數十名親信緊跟而行。
走了一刻鐘,追上自己轄下部隊,接近一萬五千的兵力,清一色的騎兵,幾乎全為昔日龍尊義舊部,也是訓練最精良的隊伍,隨自己多年來出生入死,如血肉般不可分離。
要離開龍尊義輕而易舉,要她離開這些擁護她的部屬,卻是十分痛苦的決定。
現下譚秋雨和他大部分的部下,已戰死於天臨,自己目下的實力,代表了以往龍尊義手上的大部分實力,儘管以史其道的專橫,也不敢隨便來動自己。
如此晝行夜宿,第二日的正午,祁碧芍和她的騎兵隊,已超前大軍四十里有多,開始進入九嶺山的大草原。
祁碧芍和她的得力部下,站在草原旁一個山岡之上,察看周圍形勢。
她身旁的猛將洪開山道:“小姐,這處平原之地,無險可守,最利蒙古人的戰術,蒙人起於大漠之地,最擅衝鋒,我看我們應退入九嶺山內,築好陣地,和蒙古人打山戰,以己之長,功敵之短,方為上策。”
眾人一齊點頭。
祁碧芍道:“龍帥定下策略,決於此地迎接蒙軍,朝令夕改,豈是可行,現在唯有盡力而為,希望能險中求勝,一挫蒙人聲威。”
這時一乘騎士從武昌的方向馳來,顯然是派出的探子。
探子直馳而來,旁邊眾將喝道:“還不下馬。”
那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