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山雨欲來 (第4/6頁)
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番大事業,也可能,安份守己,守成祖業對他來說才是更好的選擇,無論如何,這樣去影響一個人,讓他有種在教唆的感覺。
躺在那兒,他忽然想起了一個對他來說不知是恩還是仇的人——伍子胥。如果不是伍子胥薦刺客殺慶忌,那麼就沒有他席斌的新生。可也正因為伍子胥對慶忌鍥而不捨的追殺,才讓他疲於奔命。
當他承襲了慶忌的全部記憶後,感情也不知不覺地傾向了姬僚和姬慶忌,對伍子胥這種反覆小人深惡痛絕,方才對季孫斯說出一番隱帶誘惑的話,他卻突然想到了那個造成他今日這種局面的伍子胥。
伍子胥疲於奔命的時候,與自己今時今日的情形何其相似?他逃到宋國,宋國正逢內亂,於是他與太子建、公子勝又逃到鄭國,想向鄭國借兵復仇,然而鄭君不同意借兵,他報仇心切,居然恩將仇報,蠱惑鄭國權臣叛亂,結果事敗,太子建被殺,他與公子勝又逃到吳國,靠吹蕭乞食活命,慶忌之父王僚重用了他,伍子胥被封為大夫,然而因為王僚無意幫他打回楚國去,於是他又投靠素有野心的公子光,並獻計殺了王僚。
這樣一個為了一己私仇,不忠不義、反覆無常的小人,簡直就是農夫與蛇的翻版,可是在歷史上,不但沒有人計較他見風使舵,見利忘義的醜行,反而被渲染成為一個忠義之士!他本來對這樣一個人是深惡痛絕的,然而當他也被迫需要借兵,需要復國的時候,他不知不覺地便走上了和伍子胥一樣的道路。
也許,唯一不同的是,楚王沒有派人出國追殺伍子胥,自己有比他更迫於無奈的理由。也許,王僚重用伍子胥,只是欣賞他的才華,而自己和季孫意如本來就是相互利用,所以比伍子胥更有理由不必揹負這種感情債。說到底,他的心還是不夠狠,不夠黑,伍子胥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政客,而他,還差的很遠很遠……
不約而同的,兩個仰臉向天,閉目裝睡的少年人,都輕輕地籲出了一口長氣……
※※※
吳國,一片規模宏大的工地上,萬千勞役正在工地上熱火朝天地幹著活,一道土路上鋪著一排排滾木,一塊塊巨大的長方形巨石被役夫們用木棒撬著,一寸寸地向前挪動,一條大而深的壕溝正在挖掘當中,這是未來的護城河。掘出的泥土被役夫們用小車運到一邊,攪拌糯米汁,再按一定比例摻入各色土壤,用夯木夯實,建築城牆。遠處,街道的規劃已經成形,王宮的方向已經樹起了一座座宮殿的木架。
這裡,就是未來的吳國都城——姑蘇城,從規劃到建築,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