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第1/4頁)
張愛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訴戰爭的苦惱,把憋了許久的眼淚出清一下。眼前呢,只能夠無聊地在汙穢的玻璃窗上塗滿
了“家,甜蜜的家”的字樣。為了無聊而結婚,雖然無聊,比這種態度還要積極一點。
缺乏工作與消遣的人們不得不提早結婚。但看香港報上挨挨擠擠的結婚廣告便知道了。
學生中結婚的人也有。一般的學生對於人們的真性情素鮮認識,一旦有機會颳去一點浮皮,
看見底下的畏縮,怕癢,可憐又可笑的男人或女人,多半就會愛上他們最初的發現。當然,
戀愛與結婚是於他們有益無損,可是自動地限制自己的活動範圍,到底是青年的悲劇。
時代的車轟轟地往前開。我們坐在車上,經過的也許不過是幾條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
天的火光中也自驚心動魄。就可惜我們只顧忙著在一瞥即逝的店鋪的櫥窗裡找尋我們自己的
影子——我們只看見自己的臉,蒼白,渺小:我們的自私與空虛,我們恬不知恥的愚蠢——
誰都像我們一樣,然而我們每人都是孤獨的。
談吃與畫餅充飢
報刊上談吃的文字很多,也從來不嫌多。中國人好吃,我覺得是值得驕傲的,因為是一
種最基本的生活藝術。如插花與室內裝修,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而相形之下又都是小
事。“民以食為天”,但看大餅油條的精緻,就知道“食”不光是填飽肚子就算了。燒餅是
唐朝自西域傳入,但是南宋才有油條,因為當時對奸相秦檜的民憤,叫“油炸檜”,至少江
南還有這名稱。我進的學校,宿舍裡走私販賣點心與花生米的老女傭叫油條“油炸檜”,我
還以為是“油炸鬼”——吳語“檜”讀作“鬼”。大餅油條同吃,由於甜鹹與質地厚韌脆薄
的對照,與光吃燒餅味道大不相同,這是中國人自己發明的。有人把油條塞在燒餅裡吃,但
是油條壓扁了就又稍差,因為它裡面的空氣也是不可少的成分之一。
周作人寫散文喜歡談吃,為自己辯護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但是男女之事到
處都是一樣,沒什麼可說的,而各地的吃食不同。這話也有理,不過他寫來寫去都是他故鄉
紹興的幾樣最節儉清淡的菜,除了當地出筍,似乎也沒什麼特色。炒冷飯的次數多了,未免
使人感到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