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朱元璋為什麼被吹得那麼高?(1) (第1/3頁)
許我多吃不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得位最正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開闢了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由南向北統一全國的先例。漢人丟失400多年的幽雲十六州也被收回。他白手起家的個人經濟也是一個幾乎不可複製的傳奇】
【元朝中期以來,主荒臣怠日甚一日,廣大人民喪失田地淪為佃戶,在花樣翻新的科派下無以為生,不得已求助高利貸飲鴆止渴,從而陷入惡性迴圈,導致元末整個社會民窮財盡。不僅如此,他們還要面對貪官汙吏的層層剝削,最終百姓嚐遍了苦果,被推向災難的深淵和萬劫不復的絕路】
“得位最正的皇帝?”漢武帝微微皺起眉頭,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服。他挺直了身軀,冷聲道:“朕北擊匈奴,開疆拓土,文治武功震古爍今。那朱元璋不過一草莽出身,朕承繼大統乃是順天應命,何來他得位最正之說?”
宋太祖趙匡胤踱步而出,搖頭道:“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兵不血刃而定天下。朱元璋以武力征伐,歷經無數苦戰,得位之路雖艱辛卻未必最正的。”
眾皇帝在評論區紛紛議論,皆對朱元璋得位最正之言表示不服。
朱元璋微微一哼,聲如洪鐘:“爾等休要不服。朕起於微末,歷經千難萬險,推翻暴元,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朕未承祖蔭,全憑自身之力與百姓擁護而登大寶,如何不得位最正?朕知民間疾苦,登基後一心為民,興修水利,輕徭薄賦,只為天下蒼生謀福祉。爾等雖有功績,然或承祖業,或經政變,豈能與朕相比?”
朱元璋的評論一出,眾皇帝一時語塞,天幕上的彈幕都陷入短暫的寂靜。
【朱元璋出身時,官府的苛稅已經是元初的 20 倍以上,老實厚道的父親朱五四埋頭苦幹、省吃儉用,可家境還是越來越差。為了減輕負擔,朱元璋只能去給地主家放牛。孩提時期都是貪玩的,牧童們常常玩朝見遊戲,朱元璋總在其中扮演皇帝,此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將在日後成為現實。但此時巨大的災難正即將衝碎這本就不幸的家庭。如果說人禍之下尚且可以活命,那麼天災則是壓垮貧民的最後一根稻草】
莊嚴的皇宮大殿內,朱元璋獨自站在中央,目光緊緊盯著天幕上緩緩浮現的畫面。
影片中,是一個瘦弱的身影浮現,那是他的父親朱五四。在貧瘠的土地上,父親艱難地勞作著,每一個動作都透著無盡的疲憊與無奈,卻依然為了家庭奔波不停。
接著,畫面一轉,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放牛娃,那正是年幼的自己。他和一群夥伴們在山坡上,頭頂著藍天白雲,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