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回 小將軍獻平遼論 瞞天計貞觀過海 (第2/6頁)
【清】如蓮居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下黎民盡遭殃。天公降下真明主,重整乾坤歸大唐。施行仁政貞觀帝,萬民感戴太宗王。平除四海番王順,無道東遼又放狂。明君御駕親跨海,一紀班師東海洋。
朝廷看完大悅,道:"徐先生,此去徵東,為何要這許多年數?"茂功道:"看來要得十二年才能平服。"天子道:"有了這樣能人,自然平服得快。"茂功算定後日是黃道吉日,即可起兵下船過海。
再說次日,張士貴傳令十萬人馬,先下戰船,開了二百餘號。多把鏈條絞攏一排,扯起御駕親征旗號,徑望海中而去。這一千三百號戰船,只只絞定,海上風波最險,猶恐吹翻,故把鏈條絞定。五十萬雄兵都乘在兩邊船內。朝廷同公卿于吉日上了龍船,扯起平遼大元帥旗號。尉遲恭好不威風,三聲炮響,一齊開出。
在海上行了三日,只見天連水,水連天。忽一時,大風颳起,海上波浪潑起數丈,驚得天子面如土色,龍案都顛翻倒了。這些船在海內顛來簸去,人馬跌倒船中,剛爬起來,又跌倒了,天子也翻倒數次。程咬金在船內滾來滾去,徐茂功也難起身,餘者無有不跌,無有不吐。天子駭怕,嚇得發抖說:"先生,不去徵東。情願安享長安,由他殺過來,讓他也見見這海上顛簸。"程咬金說:"陛下,快降旨,轉去轉去,性命要緊。"茂功說:"不妨。只消陛下降旨,要元帥平風浪靜。"敬德也跌得昏了,一聽此言,心內大驚說:"軍師大人差矣。風浪乃玉皇御旨,天上之事,叫本帥哪裡平得來?"茂功道:"我算定陰陽,風浪該是你平的,有本事去平就罷了。如沒有本事平這風浪,降旨將你綁縛,扔在海里,祭了海神,也平得風浪了。"尉遲恭道:"遭他孃的瘟,怎麼海上風浪多,要我元帥去平起來?"沒奈何,過了前船,傳總兵張環。左右一聲答應,說:"呔,帥爺有令,傳先鋒張士貴上船聽令。"那個張士貴也在船內跌吐得昏花脹腦,好不難過。
只聽中軍說:"稟上大老爺,元帥軍令,要傳過去。"張環道:"這樣大風,又來傳我去做什麼?"無可奈何,捱到船頭。水手挽住一隻船,爬上龍船說:"元帥傳末將有何將令?"敬德說:"如此大風浪,今已危急,快去與本帥平靜風浪,是你大功。"張環道:"元帥又來了,海內風浪,年年慣常,叫末將怎生平法?"元帥道:"你若不平風浪,叫兩旁將士把你張環綁了,丟在海中祭了海神,或者平得風浪亦未可知。"張環說:"元帥,這個使不得,待末將去平復風浪便了。"士貴走至前船,進入內艙,就傳薛禮。哪曉得仁貴在船內翻了兩跤,也著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