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回 唐天子班師回朝 張士貴欺君正罪 (第1/6頁)
【清】如蓮居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詩曰:聖駕回鑾萬事歡,京城祥瑞眾朝觀。
萬年海國軍威震,全仗元戎智勇兼。
那徵東將士個個受朝廷恩典,盡是歡心。犒賞已畢,元帥傳令散隊回家。於今槍刀歸庫,馬散山林,眾軍各散回返家鄉故土,真個夫妻再聚,子母重圓,安享快樂。太平食糧,不必細表。
再表天子臨朝,那日正當天氣晴和,只見: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
兩班文武上朝,山呼已畢,傳旨分立兩班。大元帥薛仁貴同諸將上朝,當金鑾殿卸甲,換了朝王公服,盔甲自有官員執掌。朝廷命光祿寺大擺筵宴,欽賜功臣。朝廷坐一席九龍御宴,左有老公爺們等坐席,右有眾爵主飲酒,歡樂暢飲,直至三更,酒散抽身,謝恩已畢,散了筵席,龍袖一轉,駕退回宮。珠簾高卷,群臣散班。天子回宮,長孫娘娘接駕進入宮中,設宴獻酒。朝廷將東遼之事,細說一遍,皇后也知薛仁貴功勞不小,這且慢表。再講眾爵主回家,母子相見,也有一番言語;老公爺回府,夫妻相會,說話情長。八位總兵自有總府衙署安歇。薛仁貴元帥自有客寓公館,家將跟隨伏侍。當夜眾將歡心,單有馬、段、殷、劉、王五姓公爺,五府夫人,苦恨不已,悲傷哭泣。但見隨駕而去,不見隨駕而回。這話不過交待個清楚。一到了次日清晨,朝廷登位,文武朝過,降旨下來,所有陣亡公爺、總爺們,在教場設壇追薦,拜七日七夜經懺。天子傳旨,滿城中軍民人等,俱要戒酒除葷。又要料理許多國事,足足忙了十餘日。
這日天子駕坐金鑾,文東武西,朝廷降下旨意,往天牢取叛賊張環父子對證。早有侍衛武士口稱領旨前去。頃刻,下天牢取出張環父子女婿六人,上殿俯伏階前。天子望下一看,但見他父子披枷帶鎖,赤足蓬頭,齷齪不過。左有軍師徐茂功,吩咐去了枷鎖;右有尉遲恭,即將功勞簿揭開。薛仁貴連忙俯伏金階。朝廷喝問道:"張士貴,朕封你三十六路都總管,七十二路總先鋒,父子翁婿都受王封,蔭子封妻,享人間富貴,也不為虧負了你。你不思報國恩,反生惡計,欺朕逆旨,將應夢賢臣埋沒營中,竟把何宗憲搪塞,迷惑朕心,冒他功勞。幸虧天意,使寡人君臣得會,今平靜東遼,奏凱回朝。薛仁貴現今在此,你還有何分辯?"士貴泣淚道:"陛下在上,此事實情冤枉,望我王龍心詳察。臣當年徵雞冠劉武周之時,不過是七品知縣出身,叨蒙皇父隆寵,得受先鋒之職。臣受國恩,殺身難報,豈敢起欺心滅王之意?若講前番月字號內火頭軍,實叫薛禮,並無手段,又不會使槍弄棍,